杀死天才,骂死好片
爱迪生有句人尽皆知的鸡汤名言:
这话欺骗性的地方在于,还有后半句,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
其实,天才并不一定稀有,只是很多在教室里被扼杀了。
是的,那个培养知识的地方,同样是磨平个性的地方。
崇尚批量化生产人才的今天,平均分与上线率才是现代教育真正关心的问题。
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残酷的事实,很多天才,就是被教育所抹杀的——
《幼儿园教师》
The Kindergarten Teacher
有人骂,这部电影三观不正。
豆瓣简介上明晃晃地写着:
幼儿园老师迷上5岁天才儿童。
再根据这张怎么看怎么熟悉的海报,实在很难让人不联想到「恋童癖」一类龌龊的词。
左:《信笺故事》
真实事件改编的性侵案
然而,「恋童癖」只是幌子,或者说是误解,这个故事其实和「性」一点关系都没有。
女主角丽莎是一名幼儿园教师,她教学认真负责,对待孩子温柔亲切。
她家庭美满,儿女双全,丈夫更是对她宽容体贴。
然而,这样安稳平淡的生活,却令她感到乏味空虚。
这是典型的中年危机。
面对日复一日毫无激情的生活,写诗成了丽莎唯一的情感发泄出口。
她甚至报名了成人诗歌培训班。
无奈水平有限,作品无人欣赏,这更加剧了丽莎对现状的失望。
就在这郁郁不得志的时候,丽莎意外发现班上一位小男孩有着无与伦比的诗歌天赋。
吉米只有5岁,但常常无意识地出口成诗,措辞极为精美。
这是一个天才!
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丽莎把吉米的诗拿到诗歌培训班上诵读,没想到获得了老师的大力盛赞。
丽莎像发现新大陆般兴奋。
可是除了她之外,似乎没有人为吉米的这种天赋而感到激动。
她丈夫对吉米超越年龄的思想产生怀疑——
吉米的保姆觉得这孩子是个怪胎。
其他老师更是毫不在意,以为他只是在唱歌——
为了不让吉米的才华被世俗社会和基础教育埋没,丽莎决定用自己的方式来守护吉米异于常人的天赋。
而她采用的方法,几乎和所有我们从小到大接触过的老师一样,就是占用课余时间来开小灶。
课间少玩五分钟,午休少睡十分钟,不必要的活动课统统取消,全部拿来
学!作!诗!
她在吉米的手机里存自己的电话,让吉米一有创作灵感就立刻打电话给她;
她不想错过任何一首诗。
哪怕在和丈夫亲密温存,也要第一时间接听吉米的电话。
除了学校教育外,丽莎同样希望吉米的家人可以为他营造一个良好的艺术环境。
无奈,不论是在报社上班的叔叔还是忙于赚钱的父亲,都对吉米的诗歌教育不以为然。
旁人的漠视更激发了她的守护欲。
培养天才诗人的愿望愈加强烈,甚至吞噬了她的理智。
得不到吉米家人的支持,丽莎就干脆无视他们。
她带着吉米听音乐会、看画展,用各种谎言和借口,尽可能长时间地将吉米留在自己身边。
她在不告知家长的情况下偷偷带吉米去参加诗歌论坛,让他当众展示自己;
当晚还自作主张把吉米留宿在自己家。
我们可以站在吉米父亲的角度换位思考——
幼儿园异性老师瞒着我带孩子参加酒会;未经同意扣留我的孩子在家过夜;总是单独拉我的孩子去无人的教室或厕所;跟踪我的孩子……
这一系列怪异行为怎么可能不令人起疑?
于是,吉米的父亲一气之下让儿子转校了。
但此时的丽莎已经完全不顾道德的束缚,一心想的只有让吉米留在自己身边。
她要保护这个莫扎特,不能让他被庸俗的世界埋没。
狂热的理想主义让丽莎不惜试探法律边界。她跟踪吉米父亲的车,趁人不注意把吉米偷走了。
丽莎带着吉米一路驱车到了加拿大边境,带着他野餐、游泳,住在开窗就能看见森林的小木屋;
她甚至说要带他穿越边境,彻底离开这里。
丽莎自以为创造了一个只属于她和吉米的艺术乌托邦;
但在现实世界中,这种行为还有另一个不太好听的名字——
绑架。
故事发展至此,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老师培养学生,而上升到法律和伦理的层面。
这部片子的口碑比较两极,豆瓣评分中规中矩,7.6。
不论国内国外,很多网友打低分都是出于对影片价值观,准确来说是女教师行为的不认可。
站在世俗角度,女教师哪怕再惜才,也不应该做出如此极端的行为,毫无疑问是该被批判的;
但导演对此的态度却模棱两可,因此被质疑「三观不正」。
鱼叔私心是很喜欢这部电影的,尽管同样不认可女教师的做法,但认为情有可原。
丽莎人到中年,热爱文学但才华平庸,她的一生就注定如此了,基本不会再有翻盘的机会。
她也曾寄希望于自己的儿女,试图挖掘他们的艺术潜力,只不过他们对此毫不在意。
好在丽莎也不强求,她不会强迫自己的子女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这一点已经胜过了我们身边相当多自私的父母。
但吉米不一样,他是个被文学之神选中的天才!
丽莎可以接受自己平庸的事实,但绝不允许这个本有着无限可能的孩子被世俗埋没。
只有站在吉米身边她才能感觉到,自己终于离那遥不可及的梦想近了一点。
起初,鱼叔也怀疑过丽莎是否别有居心,想要偷盗吉米的诗来获得自己在诗歌培训班的关注。
但事实上,丽莎这么做的原因只是为了能得到诗歌老师的提点和反馈,然后私下里再传授给吉米。
其实丽莎不会写诗,更不懂得该如何教。所以她只能通过这种方式,维持自己在吉米面前的师者形象。
在这个5岁孩子面前,丽莎太卑微了。她甚至不敢把自己写的诗读给吉米听,怕影响他的灵感。
丽莎从没想过要伤害或强迫吉米,她天真地以为自己给予的一切都是吉米需要的。
所以影片中才会出现这么荒诞的一幕:
吉米趁丽莎洗澡时把她锁在了浴室,他想要打电话报警,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做。
是丽莎在浴室里教他,报警要打911,告诉他详细的旅馆地址,并提醒警察自己并没有携带武器。
疯狂的理想主义者被带走,世俗大获全胜。
丽莎真的错了吗?
很多人说她揠苗助长,支持吉米父亲的说法,搞文学没钱途,当一个普通人也没什么不好。
乍一听,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但鱼叔想提醒大家的是,这句话,是从一个普通人口中说出来的。
普通人安于自己的生活,因为他们不是天才,他们狭隘地站在普通人的视角,否定了某种他们根本不可想象也没有能力触及的世界。
就像影片开头呈现的,所有的幼儿园孩子都在枯燥、无趣地重复描画字母;
但是对于词汇量丰富、思维活跃的吉米来说,真的是他需要的吗?
举几个例子:
费德勒和纳达尔都是世界公认的「网球天才」,他们都是3岁开始就全身心地投入网球训练,二十出头左右就跻身世界第一;
爱因斯坦总被误传小时候成绩不好,实际上,他小学开始接触物理和哲学,12岁开始证明毕达哥拉斯定理,15岁就已经掌握了微积分;
包括才女蒋方舟,她8岁就已经开始在读马尔克斯和米兰·昆德拉了。
她不是不爱看童话书,而是早早地就跨过了那个阶段:
上面三个例子,他们的成功不是因为被父母逼迫着完成某个目标,而是充分挖掘了自己所擅长的潜力。
我们不能压榨一个资质平平的孩子,但也不该埋没一个大有可为的天才。
一视同仁的平均教育,培养出的到底是人才,还是庸才?
当然,你可以反驳说,现代教育体系中不乏所谓的「天才班」、「精英班」;
但细查就会发现,这些绝大多数都是以成绩,尤其是数理化方面的成绩为主要参考标准。
艺术、文学,都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像丽莎这样能懂得保护学生创作灵感和艺术才华的老师,在现实世界已经少之又少了。
而且丽莎从头到尾都没有逼吉米做过诗,她教他发散思维、帮助他开拓视角,然后耐心等待吉米灵感闪现。
如果吉米心生抗拒,就此不愿意作诗,那我们当然可以痛批丽莎摧残人才;
但事实上,在丽莎的循循善诱之下,吉米的诗作水平大有提升。
影片的结尾,吉米独自坐在警车里说出了一句:
我有一首诗。
以往,丽莎都会在最快时间里拿出本子替他记下来;
但这次,不会有人听得见了。
可以预见的是,吉米终将成为另一个伤仲永,非凡的才华在功利、冷漠和空虚的消费社会中被淹没。
这个世界,早已抛弃诗歌很久了。
转自:独立鱼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