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吧,武侠
新《倚天屠龙记》开播了。
结果被吐槽成狗了。
演员演员模糊成一片。
动作动作模糊成一片,全是慢镜头。
作为金庸粉,你说能不气么?
再加上前几天,看六神磊磊说“这二十年,我们经历了一场武侠的大倒退”。
说得太对了。
不知道你们什么情况,至少肉叔个人,现在已经很难再有武侠剧能吊起肉叔的胃口了——
二十年前可不是这样啊!
你想,当年射雕、笑傲、鹿鼎记一开拍那是什么情况,哪怕是李亚鹏那版《笑傲江湖》,肉叔都是中午放了学一溜烟飞回家直接打开中央台直奔那声“咦~~~~呀!”
现在……
就这种啊……算了,不提也罢。
肉叔想从半吊子的专业角度,跟大家聊聊,这20年来,我们经历过怎样的一场“武侠大倒退”。
先定个方向吧。
我们当年为什么那么爱看武侠剧/武侠片?
人,当然是第一位的,但别忘了它们跟其它题材最大的不同,是——
打戏。
如果梳理一下这三十年来武侠剧/武侠片的打戏进化史,你会清晰地看到一条:
武侠的退化史。
一点点来,先从开山鼻祖开始聊——
可以这么说:没有胡金铨,就没有现代武侠片。
胡金铨与武侠渊源深厚,胡家跟“现代武侠小说之王”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作者)家是世交,胡金铨从小就喜欢躲在客厅门外偷听还珠说一些雄奇瑰丽的武侠故事。
从此一脚踩进武侠坑,还倒腾了一辈子,把这项中国独有文化推向了全世界。
1975年,他拍摄的《侠女》获得了戛纳电影节最高技术奖,第一次让外国人见识到中国武侠的魅力。
笙箫器乐配竹林打斗的场景,成为后来的武侠片标配
第一个设立“武术指导”职位的人,也是胡金铨。
别看是香港导演,但胡金铨啊,地道北京人。
长年受京剧文化熏陶,想了道辙:把京剧加入到武侠片中。
听起来像是胡说八道,但这是真事——
中国武侠片,脱胎于京剧。
拉一下胡金铨的片子你就知道了,1967年的《龙门客栈》。
正邪双方大摇大摆迈着的“行八”台步出场:
念白前的起手,念白的语气(以及背后杂兵们站姿的“抱架”):
没错,这堆东西,全都是从京剧的“四功五法”那学来的。
胡金铨的武侠电影,大量细节都是从京剧中来的,比如人物的亮相、鼓点及场面调度等等。
打斗场面更是大量使用了京剧里的虎跳、云里翻等动作:
有了他打底,武侠片马上就迎来了诞生后的第一个井喷——
七小福。
现在说起来年代久远了,年轻一辈未必听过元龙、元楼、元彪、元奎、元华、元武、元泰的大名。
这么说吧,元龙就是洪金宝,元楼就是成龙。
不用怀疑,大哥连旦角的假音都能唱
这下知道了吧。
那这几位艺名为啥都叫“元某”?因为——
他们出身于20世纪60年代于占元在香港开办的一个中小型戏班:中国戏剧研究学院。(戏班实际上有14位门生,其中包括星爷电影里的“包租婆”元秋,以及日后名满天下的天下第一武指袁和平袁八爷,艺名元庆)
胡金铨那还是票友,这几位,实打实京剧出身,仔细看他们打戏,除了京剧式的亮相:
袁八爷元庆的《太极张三丰》
你能发现更多京剧的影子——
这帮人把大量曾经专属于京剧武生的跳跃、旋转动作,融合进电影动作中。
那个时期,武侠片打戏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漂亮。
每个人打起来都跟跳舞似的,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不对,哪是跳舞啊,本来就是脱胎自舞台上的表演动作嘛——
如果不是为了好看,谁打起来会整这么多旋转动作?
胡金铨小老弟徐克的《龙门飞甲》
时间轮转到千禧年。
武侠片历史上迎来了划时代的一部重头戏——
《卧虎藏龙》。
这里头的打戏,随便拎哪一场出来都能引起视觉极度舒适。
与以往的所有武侠片都不同,李安的打戏非常地“轻”。
蜻蜓点水、飞檐走壁,借力而不留痕迹。
灵活缥缈,带着股仙气。
最经典的桥段,当然是周润发章子怡那场竹林打戏。
竹林风动,衣袂飘飘。
你说是神仙打架也不为过。
自《卧虎藏龙》在奥斯卡10提5中之后,这股子东方缥缈风的武侠就席卷了我们脚下这片神州大地。
一时间,什么《英雄》啊,什么《十面埋伏》啊,大片上的一窝蜂,标准配备就是胡金铨的竹林和李安的“飞来飞去”。
尤其是《英雄》里无名跟残剑的那段,跟李安如出一辙。
甚至,这风头从美国的奥斯卡刮到了咱们的央视。
现在回过头来再看李亚鹏版《笑傲江湖》(肉叔忍不住要讲一讲这剧的监制大胡子张纪中,大胡子对金先生爱之深啊,凭一己之力,差点把这全香港影视圈都没实现的“翻拍全套金庸”牛皮给实现了,已经播出了8部,还有3部已立项),里面不少画面都能捕捉到一点点“李安武侠风”——
打,必须要有意境。
那段时间,武侠依旧是荧屏霸主,包括后来的李亚鹏周迅版《射雕英雄传》,胡军版《天龙八部》,黄晓明刘亦菲版《神雕侠侣》,都是一时话题。
而且李安遗风犹在——
胡军这么重装坦克的人,都得用大号鼓风机吹得随时要“飘逸”起来。
但。
也正是《卧虎藏龙》拿到奥斯卡、风头无两的2001年,有人在思考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武侠。
也正是这人跟他的编剧联手开创的武侠模式,让肉叔本来以为它会是武侠新的“掌灯人”,现在看来,它很可能是武侠最后的,“留灯人”。
这人是谁?
说起来跟武侠好像没什么关系,反而非常小布尔乔亚的——
王家卫。
2001年,王家卫开始筹备《一代宗师》(1996年第一次有这个想法的)。
没着急直接上手。
王家卫用了3年时间,走南访北,拜访全国各地各拳种各门派的百余名民间武师,不光问奇闻异事,还问人家老拳师拳理(出拳的依据)。
《一代宗师》武术总顾问,李连杰的顾问吴彬师父说:
几位主演的幕后也是传奇:
梁朝伟,拜师叶问的弟子梁绍鸿先生,练了一年咏春。
张震拜师八极拳师王世泉,顺便在“神枪杯”八极拳比赛拿了青年组冠军。
章子怡同样拜师八卦掌传人。
中国武侠,第一次在真正意义上,跟传统武术挂上边。
效果呢?
效果搭上王家卫的美学,我看来是牛逼炸了。
就拿开片第一场戏,叶问雨中打戏来说吧,好多人说:肉叔,这打戏哪里牛逼了,不也是一大堆慢镜头吗,不见得比新《倚天屠龙记》高明啊?
错,高明多了。
新《倚天屠龙记》的慢镜头,给《一代宗师》提鞋都不配。
我们拆开镜头来看,举两个特别有代表性的例子:
近景镜头先给到叶问抱拳架的特写,再给杂兵冲向叶问的近景,此时跳接特写叶问蹬地的发力慢镜头,最后跳接到杂兵一拥而上的中景镜头。
再来。
近景中叶问快速迅猛解决完几个杂兵后,给到帽檐的特写慢镜头,重回近景,又迅速踹飞一个杂兵。
发现不一样了么,王家卫特别小资的审美倒在其次,而是——
他的慢镜头,是在快速、凌厉的近景/中景/远景镜头中,留下的气口。
——本质上,是复杂剪辑的一部分。
有用么?
当然。
节奏感。这词很难用语言来描述,大概可以理解成呼吸吧,全是高速运动和快速剪辑的镜头,就好像一直在吐气,撑个两分钟人就得憋死(观众看得疲惫),所以要留点空隙出来吸气。
反之亦然,要全是新《倚天屠龙记》的慢镜头,我一分钟就疲了。
更重要的是,王家卫的这种剪辑手法,像极了咏春的“寸劲”,讲究一拳打出去后那短暂的停留。
肉叔给一个梁朝伟练咏春的动图,和一段《一代宗师》里的镜头剪辑,一看就明白。
从《一代宗师》开始,国产武侠的巅峰作,或者说代表作吧,它们的打戏抛弃了胡金铨的跳来跳去、李安的飞来飞去,开始下沉到地面,更重视传统武术的“击技”——
敢用更长时间的镜头,更拳拳到肉的方式,去表现“拳理”。
当然绕不开一个人——
《一代宗师》的编剧,武术顾问:徐浩峰。
这条打戏的“套路”,被徐浩峰贯彻到了顶峰,《倭寇的踪迹》《箭士柳白猿》《师父》这套武行三部曲中,所有的打戏,就像这样,两个高手过招,电光石火间一招就决出胜负。
(跟徐浩峰习武的廖凡说得更毒:真有功夫的没有大战三百回合,打起来很难看的,试探半天,偷鸡摸狗似的)
看徐浩峰调教演员动作戏就知道了,本身就武术世家出身、自己练了几十年的他,喜欢给演员讲“心思刀理”:别人这么出拳,你只能这么防。
一招招按照“拳理”套下来,套完之后再实拍。
这时期的巅峰,说起来其实不是首创的《一代宗师》,而是徐浩峰的《师父》,趟巷子的片段。
廖凡扮演的“师父”,一路平趟北方武林多个门派不下十种独门兵刃,没有一句废话、没有一招重复,统统是电光石火间砰砰砰解决战斗。
故事讲到现在,武侠片已经经历过了“起承转”,该到“合”了。
肉叔却感觉怎么“合”也合不上了——
它越来越像一个没有章法,没有套路,特别随便的东西。
——有钱就能上。
研究京剧?研究美学?研究武术?
大哥,宽宽心啦,赚钱要紧,哪有这么多功夫研究啦~
下下雨,搞搞竹林,拍拍慢镜头,观众看不出来的啦~
去年翻拍的《笑傲江湖》
哪怕慢镜头傻得冒泡也没关系啦~
发现没,要是硬要给现在的武侠片打戏做个总结,肉叔只能想到——
慢镜头泛滥。
导演还委屈呢:
新技术啊,你们能不能静下心来品一品?
不能。
老实讲,泛滥和缺乏,在多数情况下就是同源的——
越是没有什么,才会越是强调什么。
你说这么多慢镜头(哦对不起,是“升格拍摄”)的意义,是想让观众看清动作的细节……
我看了,确实没有动作细节。
掉个水你能换7个机位给我慢镜头,有啥细节啊,水花四溅也叫细节不?
再比如这个:
这不就傻不愣登一个单调的甩铁链镜头么?
人家胡金铨的小老弟徐克,拍《黄飞鸿男儿当自强》时,鞭子耍得这么溜都没用啥慢镜头解释动作过程,你这动作有什么好解释的……
中学物理,波的传导?
王家卫拍《一代宗师》时说得好:
功夫,其实就是时间
想拍好功夫武侠,就两条路——
要么像胡金铨他们一样,花时间积累底蕴;
要么像王家卫他们一样,花时间钻研技巧。
我说点不中听的话吧:
无脑堆叠慢镜头,就是既不肯匍下身子从前辈们那里汲取养分,又没有耐心学习同辈的技术——
说到底就是急功近利的产物。
你说王家卫的慢镜头美学你学不来,扎克·施耐德的慢镜头技巧还不好学吗?
快慢镜交替剪辑,先用个慢镜头推进展示动作过程,在拳脚接触的一瞬间跳接“快镜头”,以突出打击的力量感和爆发感:
喔对了,喜欢用术语装逼的话,把快慢镜剪辑说成speedramping,可比把慢镜头说成升格镜头的逼格更高。
说回正题。
肉叔作为武侠小说迷,当年甚至专门买了广州出版社的那套口袋版金庸,就为了上课偷偷摸摸看。
为什么现在都丝毫不想看比如《倚天屠龙记》这种武侠剧了?
嗯。
连武都不武了,侠从何起?
转自:肉叔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