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导航

承认姚晨美,很难吗?

《都挺好》正式大结局。

从苏大强的洗白情节来看,不难发现中国家庭的两个典型思维:

中国式解决问题,靠钱。

苏大强跟最有钱的女儿过日子后,以前追求的虚荣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满足,终于消停了;

中国式原谅,靠病。

苏大强得了老年痴呆后,终于像个正常的爹,对于过往行为三个儿女“当然选择原谅他”。

最后两集,所有能和解的关系通通来了个遍:

苏明成和朱丽,苏明成和苏明玉,苏明玉和苏大强,苏明玉和苏家,乃至苏大强和赵美兰。

确实充满着完成任务的生硬,但却照样能让观众感动得泪水纵横。

可以说,演员的表演几乎撑起了一切。

结尾,大年夜给15岁的明玉买习题册的苏大强,牵着认不出来的女儿走在老宅巷子里。

明玉在这一刻前所未有地感受到父爱亲情,父亲却在这一刻彻底忘记了她。

片刻的温情,便足以让苦了太久的明玉选择与自己和解。

残酷与柔情并置,狠狠揪了人心一把。

▲最后两集的内容,都在为这一刻的情感分量做准备

尤其姚晨,明明头发凌乱、妆容变花,汗泪俱下的样子满脸狼狈。

但我的心却被她彻底俘获了。

以苏明玉为节点,姚晨身上仿佛发生了某种变化。

初识石天冬,苏明玉抬头一脸倨傲地自我介绍:

我姓仙,叫我仙女就好了。

搁姚晨以往的角色身上,观众大概率不会接受这么自恋的一句台词。

讨厌她的人会求她闭嘴,就连喜欢她的人可能也会挥手一笑:大姚,别闹。

高挑的身材和非传统审美的长相,使得姚晨怎么也跟“仙女”挂不上勾。

但在《都挺好》这部戏里,你会惊觉:诶?姚晨怎么越来越好看?

叫“仙女”好像也不过分?

▲可攻可萌一女的

就从最容易注意到的人物造型说起。

苏明玉在剧中的职场穿搭,让时尚博主除了韩剧、英剧,终于也在国剧上找到了正面案例。

一般的国产职场剧里,女主拼命往身上堆积名牌,红唇配高跟,上下班不亚于一场时装周走秀。

不管什么职业,都当自己是“穿着Prada的时尚女魔头”。

▲上:《创业时代》里的baby;下:《你好乔安》里的戚薇

苏明玉是一个精工厂的销售经理。

为了贴近人物的真实状态,姚晨特意找来三位真正的销售总监见面、聊天、喝酒,观察他们的工作环境、衣着打扮和言谈举止。

基于此,姚晨和自己的造型师和化妆师商量着做了一些调整。

根据角色的实际经济收入,她放弃了原本借来的大牌衣服,改穿欧洲小众或者国产轻奢的服装品牌。

整体舒适的色系中会点缀一些小小亮点,或是叠穿穿法、或是一块彩色方巾。

而干练的大衣和西装里,通常用休闲感的毛衣和牛仔裤来中和冷硬气场。

又因为现实中的销售总监,需要时常奔波往返于各个地点之间,便把所有高跟鞋都换成了平底鞋,只在商务出差比如美国那次罕见地穿了高跟鞋。

妆容的处理上,大多使用淡色系的口红色号,眉型也更加细长柔和,使得姚晨原本宽大的五官看起来柔和亲切了许多。

▲图源见水印

苏明玉其人,只是精致的中产而不是浮夸的名媛;

是八面玲珑的生意人而不是气场逼人的高冷女王。

细节的真实,往往是构筑人物真实的第一步。

品位不俗撑住了角色人设,演技过硬则让观众对苏明玉的好感都被反馈到姚晨身上。

业务能力+角色魅力,才是姚晨征服观众审美的内在原因。

虽然苏大强和苏明成戏内让人气到吸氧,但也从侧面印证了他们的超强演技。

只不过倪大红和郭京飞,多少将个人气质带到了角色身上。

姚晨则让自己完全进入了苏明玉的世界,演出了活生生的复杂个体。

同样都是精英女性,苏明玉的人物质感与她在《搜索》、《离婚律师》、《找到你》等前作中诠释得就完全不同。

在职场,她是呼风唤雨的众诚明总;在苏家,她是想逃逃不掉的不得宠小女儿。

两种对立的境遇,导致这个人物始终存在着硬核与软肋、冷血与温情的气质对撞与杂糅。

一边,她可以强势地刻薄苏明成、点醒苏明哲、戳破苏大强,展示智力和财力上的优越感;

另一边,面对亲情上的不公平,就会暴露出她渴望被爱、在乎家庭的事实。

无论是在母亲葬礼上被赶走、医院病床上质问苏大强,还是在看守所羞辱苏明成、骂晕老父亲。

埋藏了十几年的委屈、愤恨、恐惧,便会一下子击碎她精致理性的保护层,将女战神打回世俗牢笼里的中国式儿女。

每每这样情感暴露的时刻,你会在心疼完苏明玉后才反应过来:woc,姚晨演技牛逼。

因为在让你明显意识到演技的高潮戏之前,她的人物建构已经润物细无声地让你代入这个角色了。

面对不同的人,苏明玉有不同的关系处理:

在师父面前乖而不顺,在柳青面前有股温情的强势,对付孙副总那样难搞的角色还会软下身段、撒娇打诨。

面对同一个人,苏明玉也有着矛盾的心理:

对苏大强的爱恨交织,对苏明成的轻视与恐惧,对石天冬的进攻与保持距离......

人际交往中的多层次设计,会让这个人物流动起来、鲜活起来,变得更加真实可感。

于是苏明玉可忠、可诈;可撩、可酷;可于高处不胜寒,可在红尘求温暖。

其人格上的复杂与矛盾,都在姚晨藏力于内的表演中,自然转化。

而非“作反应”的表演模式下,诞生的一个个纸片人。

姚晨说,苏明玉是一个会“冒犯”观众的角色——冒犯到传统观众对女性的认知和审美。

而她本人,未尝不是如此。

她不符合主流审美的长相,情感生活里的舆论争议,以及突出的女性意识和公共精神,都一度冒犯了大众对明星尤其是女明星的想象与期待。

01.

在苏明玉之前,可能多数人还是不能get姚晨的美感。

即使承认她演技的人,也会将之与长相一分为二地看待。

国内不受待见的蛙系脸,大到让人无法忽视的嘴,一笑就暴露的牙龈......

使得姚晨一度被钉在谐星的道路上,不能动弹。

人生的前20年,长相对于姚晨来说,一直是个心理负担。

作为她生命中最早接触的男性,姚晨的爸爸就很不待见女儿的长相。

在她小时候,姚爸爸就忧心忡忡地看着女儿:哎,这孩子嘴怎么这么大?

还认真地纠正她:笑的时候要这样抿着嘴笑。

经过身边人传统审美眼光的审视,姚晨心里挺自卑。

在豆蔻年纪进入舞蹈学院后,她觉得自己就像是一群白天鹅里的丑小鸭。

直到她进入北京电影学院,这张不符合东方审美的脸却得到了表演系老师的认可和重视。

老师看着她的艺术照,对她说:“你天生有一张大银幕的脸”。

在北京舞蹈学院过了稀里糊涂的三年,等来到电影学院,仿佛一切都对了。

某次解放天性课上要写三个小作业,到了课堂展示那天,老师让姚晨站起来问话:姚晨你告诉我,你这作业哪里抄的?

姚晨惊讶反驳:老师我没抄啊,这些都是我自己写的。

于是把自己的想法又重新阐述一遍。

老师听完后,沉默了一会儿说:同学们,你们哪个组要是抢到了姚晨,那你们这个组的作业质量将会大大提高。

这次欲扬先抑的肯定,拉开了姚晨颇为受宠的大学四年的序幕。

后来只要班上一排重要剧目,姚晨永远都能分配到最重要的角色。

比如《麦克白》中的麦克白夫人,《暗恋桃花源》的云之凡,《大明宫词》的武则天。

这些来自外界的肯定,成为姚晨对抗潜藏心底的不自信的力量源泉。

以致于每次采访中,都能见她很在意地谈论这些老师和往事。

“就是老师他那种宠溺你,对一个小孩来讲简直太,就是太珍贵了,那是对你的那种自信培养简直是……让你突然觉得说,其实我挺好的,我没有那么差。”

但是这张曾被老师比作梅艳芳的脸,走出校园后却面临着定位的尴尬。

自己属于大青衣,但是当时太年轻撑不起女主;

非小花旦的长相,又难以接到适合这个年纪的角色。

好学生姚晨,也像其他同学一样,毕业即失业。

02.

毕业时已经和凌潇肃过起了居家日子的姚晨,本打算藏起演员的野心和梦想,过好普通而安逸的生活。

但两年后,导演尚敬的一个电话,又打破了她安于现状的自我心理建设。

尚敬给她带来的角色,是80集情景喜剧《武林外传》中闯荡江湖却意外沦为同福客栈小杂役的暴躁女侠郭芙蓉。

这部唯一成功继承了港式无厘头的内地喜剧,不仅在各大电视台掀起了收视热潮,也像周星驰喜剧一样被赋予了各种后现代语义,成为年轻观众的情怀记忆。

时至今日,《武林外传》在网络时代仍然衍生着各种趣味文化现象。

无论是当时反响还是后续影响力,《武林外传》剧组都没有料想到,自己不小心创造了历史。

姚晨更没想到,自己日后会平步青云,成为几大主演中上升速度最快的一位演员。

《武林外传》的狂热尚未彻底消散,姚晨不久便又接到了人生中第二重要的作品——《潜伏》。

尽管知道这部戏的剧作很强,但是姚晨天秤座的纠结和内心的不自信又冒了出来。

一个火爆、粗俗的农村女人阴差阳错成了战乱时期的地下党,姚晨觉得翠平这个角色无论是人物性格还是人生经验离自己都太遥远了。

尽管姚晨专门为了这个角色去横店附近的农村体验生活,但是她还是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

人物创作的难度是一方面,演戏严谨、态度直接的孙红雷经常当众给姚晨的表演挑刺,这让她颇感压力。

刚开始的时候姚晨还试图找孙红雷商量,“你可不可以私下再跟我说?”

孙红雷说不可以,“姚晨你是一个很好的演员......但是我希望你可以把你的尊严踩在脚底下,那么你的表演可能会进入到更干净的氛围当中。”

在重重压力的挤压下,姚晨承认是《潜伏》让她从心理上到专业度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2009年,随着《潜伏》的热播,以及同时期新浪微博的兴起,姚晨台上台下都成为了国民关注的焦点。

凭借郭芙蓉、王翠平、“微博女王”三个角色,姚晨实现了星途的三连跳,一跃成为最有商业价值的一线明星。

也有人不懂,长相普通的姚晨凭什么上升速度这么快?

其实“观众缘”三个字足解,看看现在的沈腾就能明白。

尤其《武林外传》的导演尚敬,给姚晨奠定了对喜剧的正确认知。

即使是十分悬浮的无厘头喜剧,尚敬也要求他们真演真感受,人物仍然是建立在真实的情感逻辑之上。

所以姚晨演喜剧,搞笑但不浮夸,始终处于让人亲切舒适的区间。

两部电视剧代表作算是“曲线救国”,给姚晨带来了心心念念的电影资源。

只不过,我们印象最深的还是她的喜剧配角。

比如《捉妖记》里的厨子天师,《西游伏妖篇》里的九头金雕。

当时表面的风光暂时掩盖了她内心的挣扎和怀疑,喜剧定位离她对自我的定位始终存在着某种错位感。

作为一个学院派演员,姚晨从“云之凡”、“麦克白夫人”那里得到的一直是深挖人性的严肃训练。

她的目标,并不仅仅是局限在喜剧演员四个字上。

某种程度上来看,喜剧演员是一种服务型演员。

这种“取悦”,让你更容易获得观众喜爱的同时,有时候也会杂夹着他们的俯视眼光。

只有少数喜剧大师,才能够在演员这个维度得到应有的尊重。

而且,姚晨也很困扰,自己一个爱美的文艺女青年怎么成了观众眼里的又土又暴躁的“丑角儿”了呢?

喜剧不要求美貌,甚至排斥美貌。

所以周星驰总要把星女郎扮丑,贾玲把自己吃肥,马丽的嗓音动作要表现得像个“男人婆”。

外在“缺陷”成了她们喜剧角色最大的记忆点。

就像演喜剧的姚晨,有个外号叫“姚大嘴”。

姚晨对喜剧定位的抗拒,像是好不容易从长相阴影中走出来的自己,对肯定自身美感的自觉或不自觉维护。

而一部严肃的影视代表作,才是打赢这场审美仗的最有效途径。

03.

从2012年上映的《搜索》开始,姚晨正式向“职业白领”、“现实主义题材”上转型。

就在她准备扬帆起航时,一场突如其来、持续数年的舆情暴风雨向她刮来。

2011年,姚晨与恩爱了数十载的凌潇肃宣布离婚,并于一年后与摄影师曹郁结婚,2013年诞下了长子小土豆。

2014年,距离离婚风波已过去了三年,一名娱乐圈人士巨春雷写文爆料姚晨婚内4次出轨。

姚晨从之前受害者的形象,瞬间被吃瓜群众打成“白莲前妻团”的一员。

而姚晨在公共空间积累起来的“全球青年领袖”等荣誉,也毁在她两次公开言论的表达中。

一次是昆明暴恐事件的“恶之花”言论,一次是在联合国难民署举办的某次活动上的“难民”言论。

▲出发点可能并无恶意,但是的确有拗人设之嫌

出轨指控、公知言论,成为姚晨演艺生涯最大的黑点。

厌恶她的观众,用“人丑心更丑”来形容她,将她视作圣母、毒妇。

一个讨喜的国民女演员,彻底失去了她的观众缘。

“微博女王”也江山易主,被更接地气的坡姐谢娜抢占了去。

那段黑暗无边的日子,姚晨将重心放在了家庭上,三年间生了两个孩子。

一方面是事业规划因为怀孕生子受到影响,一方面是始终欠缺电影代表作来证明自己的演员价值。

姚晨的好朋友,《看电影》的主编阿郎说:“两三年前吧,她特别的焦虑。”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她有个壳,一直破不开。”

公共表达将她推上风口浪尖,又在2018年的一次演讲中将她重新拽回公众视野。

本来腾讯约她讲讲作为演员的成功经验,但是当时生活一地鸡毛的姚晨说自己能讲的只有《中年女演员的尬与惑》。

讲女性在家庭和事业上无法兼顾的尴尬困境,讲明明到了最成熟的年龄却没有适合自己的剧本,讲生完孩子返工发现演艺圈不拼演技拼流量......

演讲中坦诚犀利的自白,让姚晨和她的发言引起了大众对“女演员的中年危机”这个话题的热烈讨论 。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姚晨这个名字与女性意识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联系。

当许多青年女演员上《我就是演员》的舞台哭诉“没戏拍”、“没合适的角色”、“被市场定型”时,姚晨受国外同行偶像的启发,自己成立了影视公司——坏兔子影业。

公司投拍的两部艺术片《找到你》和《送我上青云》,都有着浓烈的女性关怀意识。

已经上映的《找到你》里,一边打离婚官司一边寻找女儿的李捷,与姚晨自身的生命经验高度重合。

小到设计头发出油程度,大到情感爆发时的忘我,姚晨最终不负众望地完成了让人刮目相看的表演。

虽然没有完成自己40岁前拿影后的人生目标,但她还是通过这部优秀的现实主义电影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创作自救。

再到《都挺好》,苏明玉这个国产剧中独立自信的新女性形象,也让姚晨成为了塑造精英女性最成功的女演员之一。

要知道,曾经的她可是一个说出“女人如果全身心演戏,家就毁了”的保守派。

而现在,她坦诚事业与家庭无法兼顾,但是“你可以选择你能承担的”。

2018年,无疑是姚晨的重要转折点。

中年危机的演讲、《找到你》上映、《都挺好》杀青......

而她近期接受采访的视频,被不少人整理出来,当作演员说话之道的范本。

曾经在突然到来的声名中而膨胀轻浮的表达欲,如今正沉淀为专业有料的洞见。

话语质朴、用词精准、逻辑缜密,让人看到了学院派演员该有的水准。

▲姚晨谈《潜伏》翠平和余则成的最后一面

可以看到,焕然一新的姚晨正破壳而出。

一举打破了喜剧演员的禁锢,缓解了代表作焦虑。

更重要的是,我相信她从低谷的挫折中爬起,在兢兢业业的创作中,认清了自己对表演的热爱,也大方承认了自己独特的美。

那是一种只有足够自信才会焕发出来的光彩和魅力,强大到观众无法视而不见。

所以,承认姚晨美,很难吗?

观众的回答并非关键。

对于姚晨本人来说,这是一场面对成长焦虑、自我审视的艰难回应。

她的自我确认,才是最重要的。

转自:第十放映室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发表评论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