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导航

汤唯有了大突破,但可惜还是差一点

终于上映,一波三折。

敏感题材,话题先锋。

它一开票,终于可以一探究竟 ——

《吹哨人》刚定档时,宣传语上写道“华语电影第一部吹哨人题材影片”。

刚看到时,十点君觉得惊喜,但同时,也感到警惕。

第一部、华语电影,关键词扎眼。

顶着这名头,拍砸的不少,惊艳的寥寥。

《吹哨人》能否是异类?

先说说,何为吹哨人。

吹哨人是个舶来词,对于国内观众来说很新鲜。

但理解起来并不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告密者”。

从企业内部得知一个触犯法律与规则的真相。

矛头直指最上头的那个“当权者”。

而你不过是窥到真相的小人物,躲在黑暗幽深的丛林里。

这时百兽噤声、鸦默雀静。

你还敢吹响哨声主持公正,惹得危险迫近吗?

关键词突出一个“险”字。

拿到手的秘密如同一个烫手山芋。

明哲保身的做法是藏到肚子里,继续装傻充楞故作镇定。

就像《大空头》里一位华尔街日报的记者,他从几位投资鬼才嘴里得知了金融危机的前兆。

但,知道这秘密相当于得到了进入一场赌博的邀请函。

失败后,轻则饭碗不保,重则成为财团们的眼中钉。

他怕了,退缩了。

后果,是那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

无数家庭破产、失业,被逐出平静安定的生活。

这声哨,昂贵、沉重,不是谁都能吹得响。

所以,小人物没有了道德约束,并非必须说出这秘密。

正义的实施能解救无数人,却是难上加难的赌博。

十点君感到惊喜便来源于此。

导演薛晓璐,主演汤唯、雷佳音。

纷纷跳出了自己的舒适区,要给这现实题材加码。

即便第一人肯定不好当。

导演薛晓璐,处女作《海洋天堂》就深入孤独症患者的内心世界。

第二部《北京遇上西雅图》,红极一时。

拍出了海外华人在失语环境下的相互取暖的情感故事。

往期作品,偏“柔”。

这次,“硬”了一回。

开场就是非洲腹地的一场大地震,山崩地裂。

村庄被夷为平地,人民皆妻离子散。

转场,就到了大洋彼岸的一场派对上。

派对上澳大利亚飓力能源公司的中层员工马珂(雷佳音饰),偶遇了由汤唯饰演的老情人周雯。

一时间情不知所起,聊家庭、聊事业。

在狂风骤雨的夜里,聊到了同样不安分的床上。

开场,就埋下了悬念。

那场地震与这场派对,或者说是,与床上的这两人有什么关系?

随后,因粘人的床单,周雯误了航班。

而飞机失事,她也因此幸免于难。

蒙在鼓里的马珂,还傻傻的往人家里送遗照。

而后才发现周雯没死,还遭到黑帮追杀。

马珂出手相救,两人四处奔逃。

一脸无辜的马珂,脑子里已经乱成了一团麻。

第二重悬念被埋下,幸免于难的周雯为什么诈死?

又从哪里冒出几个黑手要她命?

在汤唯的作品序列里,几乎不见这种充满灰色秘密的角色。

这次的突破,剥离了《地球最后的夜晚》里的文艺的女神范;

也不见《色·戒》里风姿卓绝的弄堂女郎。

在《吹哨人》中,一次变装,是躲进红灯区的妓女打扮。

另一次变装,则是个风尘仆仆的亡命徒。

不夸张的说,她大概在这部片子里贡献了有史以来最多的哭戏。

眼泪滑落到鼻尖,迟迟不肯落下。

像这个诈死出逃的,身处暴风眼中心的女人那般倔强。

雷佳音虽然又一次出轨,像极了前夫哥。

而后为保护妻子三缄其口,在扳倒大象前吃尽了哑巴亏。

但对真相受尽委屈的索求,反倒让英雄更贴合现实。

英雄,也是个充满缺点跟毛病的普通人。

但在成为英雄之前,他必须先解开周雯身上的种种谜团。

你发现了吗,到目前为止,悬念越来越多,情感越来越足。

大企业的黑心真相还不得而知,马珂与周雯的关系不断升级。

但最重要的,吹哨人呢?

薛晓璐还是不可避免的掉入了你来我往的情感游戏,马珂与周雯双双出轨的奇情戏码占据了过多的叙事空间。

吹哨人迟迟不出现,在狂轰滥炸的大场面下,又给它盖上了一层纱。

十点君的警惕果然成真。

这个飘洋过海而来的词,水土不服了。

确实,这是一部对标好莱坞的大制作。

枪击、爆破、追逐戏。

横跨中澳非三地,展开了一场充满惊险的猫鼠游戏。

关键词还是“险”。

但,性质变了。

吹哨人面临的危险境地,是手里揣着秘密,嘴上挂着锁链。

说出来,是行使公正,扼住违法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无边蔓延。

但同时面临被“蒸发”、被打压的巨大风险。

重点,在于面临这种境况下人物的内心折磨。

而马珂的"险",几乎是无可避免的。

自从得知了企业的黑心真相后,杀手接踵而至。

他只有两件事可做,一是逃,二便是揭露。

从始至终扮演扳倒大组织的小人物。

这声哨,非吹不可。

即便最终实现了公正,靠的依然是当街拦轿,求青天大老爷明察秋毫。

你是不是冒出了一个念头?眼熟且常见。

对,这种情节几乎能套到任何一部悬疑的商业类型片当中。

马珂相比吹哨人,更似一个深入案情内部的警探。

口说无凭,既然是水土不服。

请正统吹哨人出来说两句。

1973年的《总统班底》。

《总统班底》根据水门事件揭发人的传记改编。

讲述扳倒白宫之人——马克·费尔特如何助力华盛顿邮报的记者挖掘、跟踪、调查“水门事件”的真相。

全片,马克·费尔特就像一个似有若无的影子。

躲在幕布后,坚定的引导与支持记者们一路往前。

他纠结、痛苦吗?

肯定的,就在电影拍摄时,马克·费尔特依然没有身份,只有代号,当时人们称他为“深喉”。

直到2005年,91岁的马克·费尔特才正式公开确认了他就是30多年前“水门事件”中的神秘吹哨人。

《总统班底》剧照

《总统班底》出现了一个神秘而坚定的吹哨人揭露真相。

而《大空头》则还原了因无人敢做吹哨人而引发的金融危机。

这个题材,很大,很深厚,自然也很敏感。

《吹哨人》初初跨越敏感线,没有参考与借鉴,处处谨小慎微。

要用悬疑、商战、大场面留住观众,生怕拍成了名词科普。

能理解,但同时也表示很可惜。

国内第一部吹哨人题材电影终于落下帷幕。

纵使不完美,依然率先开了头。

把这块烫手山芋传下去。

十点君等着下一个人来吹哨。

转自:十点电影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发表评论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