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导航

希望每个人,都能看看这部新片

开门见山,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部有望入围奥斯卡的异国佳片——

《蜂蜜之地》

豆瓣8.9,烂番茄新鲜度99%,IMDB 8.2,一向严苛的met也有86的高分。

自2019年初在圣丹尼斯电影节上映后,《蜂蜜之地》就收获了很高的评价。

此外,还获得了圣丹尼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最佳纪录片等奖项。

可以说是竞争今年奥斯卡纪录片类奖项的有力黑马。

和常见的纪录片不同,《蜂蜜之地》全片没有任何旁白、采访,观众甚至感受不到摄像机的存在。

这部时长87分钟的纪录片,是摄制组花费三年时间,拍摄了超过2000小时的生活影像素材,并剪辑而成。

全片,用最原汁原味的故事,讲述了冲突、逝去、对立.....

希腊之北,马其顿。

鲜黄天色掩映下的荒芜山原,有一处几近废弃的村落。

哈提兹和她年迈半瞎的母亲是这里仅有的住民。

哈提兹,是整个欧洲大陆最后一位女养蜂人。

半生以来,她一直坚持着祖辈传承的,最传统的养蜂方法。

清晨出发,徒步几公里来到悬崖,寻找野山蜂的巢穴。

找到后,她会将蜂巢中一半的巢脾和蜜蜂装在干草编的蜂笼中,带回家。

“我拿一半,给蜜蜂留一半。”

这是哈提兹祖辈传承下来的俗语,是人与蜂和平相处的微妙平衡。

采蜂回家,已是傍晚。

哈提兹会准备一场简单而又隆重的仪式,在夕阳薄暮下,将采回来的野蜂安顿在她无人居住的石墙内悉心饲养。

除草、打扫。

每年九、十月,就到了收获蜂蜜的季节。

揭开蜂巢的石板,哈提兹总会小心翼翼的割下一半巢脾,再将石板轻轻安放回去。

收获的蜂蜜,她也会留一小碗在蜂巢前的空地上。

“我拿一半,给蜜蜂留一半。”

她时刻恪守着对自然的尊敬和承诺,回报,就是丰淳甘美的蜂蜜。

荒原上的生活日复一日的枯燥。

只有收获蜂蜜之后,哈提兹才会离开家,一路来到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卖掉蜂蜜,换取生活必须品。

母亲爱吃的香蕉、母亲喜欢的扇子,或者是一盒染发膏.....

虽然头发时常被头巾包着,很少摘下来,但哈提兹仍旧保留着对美丽的追求。

本以为这样平淡的生活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一户游牧人家来到了这里。

和生活寡苦,相依为命的哈提兹母女不同,这户游牧人家有七八个小孩,两三辆铁皮车和一大群牛。

他们的到来,让这个孤村变得从未有过的热闹。

很快就和小孩子们变得熟络的哈提兹也欢快了很多。

她送了一只小猫给游牧家的小女孩,游牧家请她一起去吃饭,

她闲暇时唱歌给游牧家的孩子们听,游牧家送了西瓜给她和她的母亲

最初,原住民和新来者和谐共存,但渐渐的,事情却变了样子。

游牧家孩子众多,每一个都要上学,每一个都要花钱。

而看到哈提兹的蜂蜜一罐可以卖10欧元后,游牧家的男人也打起了养蜂的主意。

热心的哈提兹也没有藏私,而是将她多年来养蜂的经验一一告知。

最重要的,还是那句“我拿一半,给蜜蜂留一半。”

在学习养蜂这件事情上,游牧一家的四儿子维利是最上心的。

膝下无子的哈提兹也和他十分投契。

她会巨细无遗的将养蜂的事情都交给他,如何取巢脾,如何熏烟,怎么和蜜蜂相处,一定要遵守养蜂的自然法则......

很多时候,哈提兹将这个孩子当成了自己亲生的儿子来教。

但游牧一家的其他人,却并没有把哈提兹的教导放在心上。

除了维利之外,所有人眼里看到的只有每瓶蜂蜜10欧元。

当看到自己蜂巢的蜂蜜不如哈提兹的饱满后,游牧家男主人也没有去分析原因,而是一味地责怪儿子没有照料好蜂箱。

不仅如此,他还认为是哈提兹藏私,勒令儿子不准再去见她。

集市上,哈提兹的蜂蜜卖得很好,也让游牧家男主人看红了眼,

再加上奸商的催促,什么自然法则更是被彻底抛在了脑后。

游牧家决定不顾之后的发展,将蜂蜜全部卖出去。

一箱一箱蜂巢被挤压榨出蜂蜜,装在桶里出售,巢中的蜜蜂被赶尽杀绝。

他们的这种行为,自然就遭到了蜜蜂的报复。

游牧一家在取巢脾的时候,不止一次被蜜蜂蛰到崩溃,却也只能忍着。

蜜蜂的报复也无可避免的波及到了哈提兹的蜂巢。

游牧一家将巢脾榨取干净后,无处可归的蜜蜂顺着味道聚集在了哈提兹的蜂巢里,将她的蜜蜂杀了个干净。

而当哈提兹找游牧家男主人理论的时候,对方却只是一概推脱到天气、环境、风沙等毫不相干的事情上。

而当哈提兹建议要么将他的蜂箱搬走,要么将自己的蜂巢换地方时,得到的却是对方的威胁。

面对这样蛮横不讲理的一家人,哈提兹能怎么做?

武力比不过,讲道理的话对方只会耍无赖,谎话连篇。

她只能再为自己的蜜蜂另找出路。

背着仅存不多的蜜蜂,哈提兹走了好长的路,把他们藏在了林子中的一棵枯树里。

受不了家人唯利是图的嘴脸的维利,也离开了他的家庭,来到了哈提兹身边。

跟着哈提兹,他们重新从悬崖上采集野蜂,跋涉一天将野蜂安顿在新选好的枯木里。

在野外过夜谈天的时候,维利问:

哈提兹,你有没有想过离开这里?

哈提兹却只失落的回答:

如果我有一个像你一样的儿子......事情也许会不一样。

可是我没有。

回去的时候,他们看到,昏暗的山坡上,一棵对蜜蜂很重要的杜松树正在熊熊燃烧。

而烧这棵树的,正是维利的父亲,游牧家的男主人。

气不过自己的儿子离开自己,选择和哈提兹一起生活,游牧家男主人选择“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只留下哈提兹一个人,面对燃烧着的树。

可就算是这样,他们还是不打算就此罢手。

利益驱动下,无论是商人,还是游牧家男主人,都想获得更多的蜂蜜换取利益。

这次,他们将算盘打到了 哈提兹藏在深山中的蜂巢......

这部纪录片的主题并不单一。

人与自然的对立,人性与利益的对立,原住民与外来者的对立,父权与逐渐成熟的年轻人的对立......

以上无不适用。

但在铺子看来,这部影片更多表现的,其实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相对于哈提兹母女,游牧一家总是显得欲壑难填。

牛,越多越好,蜂蜜,越多越好,甚至孩子,也是越多越好......

和商人一样,游牧家最看重的,是资源。

此外的一切,都不重要。

牛是生存资源,所以他们可以看到新生的是小公牛后,将它抛在一边不管不问;

蜂蜜是财产资源,所以他们可以在自己的蜂蜜榨干后,去偷哈提兹藏在山里的蜂蜜;

孩子是未来资源,所以他们会以“一年一个孩子”为荣。

一切都是资源,资源越多越好......

可真的是越多越好吗?

不。

他们在追求所谓“资源”的同时,丢弃了太多更加值得珍惜的东西。

和谐的家庭、和善的友邻、父慈子孝的日常......

其实不妨,学学哈提兹的生活方法。

虽然单调寂寞,却有一种怡然自得之乐。

家中小猫两三只,背着箩筐,出门就是太阳。

走路走了十几公里,迎着夕阳,抬眼就能看到金黄的蜂巢,闻到蜂蜜的甜香。

一边敬畏着大自然,一边享受着他的馈赠,永远也不用担心日子青黄不接,难以为继。

就像影片中经常说到的那句:

“我拿一半,给蜜蜂留一半。”

转自:电影铺子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发表评论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