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wwwroot/paidaohang.org/usr/plugins/AMP/templates/MIPpage.php on line 31
">

顶级国产综艺新一季来了,满屏5星

2020-08-01T20:40:30

去年的国产节目里,有一大惊喜。

B站火的一塌糊涂,近万人打出9.9分

豆瓣也有9分,朋友圈到处都是它的踪影。

不卖关子,说的就是央视出品的《国家宝藏》

《国家宝藏》,这个名字乍一听,既严肃又高高在上。

说白了,就是……感觉不会火。

然而,它却以平易近人姿态与通俗有趣的形式,真正把文物的历史内涵与文化情操,带到了大众眼前。

并且,其也一跃成为了,2017年度最受关注的电视综艺(豆瓣评)。

心心念念盼了一年后,第二季终于回归了——

《国家宝藏第二季》

新回归的第二季,坚挺地保持了原有的水准。

B站上,1500多人直接奉上9.9分

豆瓣也一水的五星:

“央视爸爸!”“看哭!!!”“没有倍速。”“舞美100分!”

节目依旧延续了第一季的气质。

首先,央视出品,那必须要专业大气。

华丽丽的舞美,少不了。

9个中国博物馆馆长的谈笑风生,少不了。

展出的文物,也都是一等一的国宝。

而每个国宝,都有一个明星推介人。

推介人将通过一出情景小剧,寓教于乐地演出国宝的前世故事。

所谓“让国宝活起来。”

第一期推介人有王菲、翟天临、黎明

他们分别推介了样式雷建筑烫样、李白草书《上阳台帖》、金瓯永固杯

相信看过第一季的朋友,会从上面的文物中,发现一些不寻常的端倪

金瓯永固杯这花里胡哨的的造型……

是出自于乾隆的“农家乐审美”吗?

恭喜,答对了。

第一季中,乾隆的农家乐审美,得到了官方盖章认证——

在王羲之的字帖和黄公望的画作上,疯狂戳盖戳留字;

亲手设计了,花色繁复的各种釉彩大瓶。

“您看,我这个瓷瓶造型(17种花色),真的不好看吗?”

“如此画风(摇头捂眼)。”

而这次的金杯,同样由乾隆亲手设计。

金花、珍珠、宝石、 粉色碧玺……全都要。

各位自己品品。

不过,金瓯永固杯虽样貌清奇,但有着美好的寓意。

金杯,是清宫里重要的过年礼器;金瓯,是国家疆土完固的意思。

每年除夕子时一到,皇帝便会着盛装,将屠苏酒注入杯中。

再在纸笺上写下吉祥话,标志着新年的开始。

金瓯永固杯,承载着时和岁丰的祝愿,也承载着皇帝对家国天下的担当。

“愿我的国与家,如金瓯,无一伤缺。”

当然,另外两件国宝,也很值得一书。

首先,是样式雷建筑烫样

刚看到这件国宝,或许大家会生出和王菲一样的疑问。

就是这些建筑模型吗?

是的,就是这些建筑模型。

不过,它们的来历可不一般。

其出自中国史上最牛的建筑世家——样式雷家族。

样式雷家族传承八代两百多年,几乎设计了清朝所有的宫廷建筑。

故宫部分宫殿、圆明园、颐和园、北海、中南海、天坛、承德避暑山庄、清东陵西陵……

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建筑,都是出自这个家族。

中国1/6的世界文化遗产,都有着样式雷的烙印。

对样式雷建筑烫样的研究,开始于1932年。

当年,林徽因和朱启铃两人,筹办了一场圆明园文献遗物展览。

展览上的文物,大都来自于样式雷家族。

当时,欧美认为中国没有科学建筑,都是工匠瞎盖。

而样式雷那些烫样与图档,是对此言论,最有力的回击。

并且,依据样式雷烫样,中国的古建筑复兴有望。

朱启铃找来了日本建筑学之父,伊东忠太先生,准备邀他一起研究保护中国古建筑。

然而,对方却要求由日方来进行文物考察,中方仅进行文献援助。

并且,给出的理由也难以反驳。

“中国古建筑破灭之大,简直令人震惊,你们没有意识到这些古文物的价值。”

“我们日本人,比你们更加了解中国的古建筑。”

“你们没有考古学,没有田野调查,更没有专业的摄影和专业测绘人员,怎么完成实地实物考察?”

在遭受这些羞辱后,林徽因朱启铃等人的营造学社,开启了第一次田野调查。

一年时间,走遍中国22个省,考察测绘了2000多座古建筑。

也开启了中国人自己书写中国建筑史的夙愿。

他们研究考察出的很多数据,至今仍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

故宫博物院老院长单士元,便是当年的营造学社的一员。

营造学社的这种精神,也一直传承至今。

王其亨,天津大学古建筑学教授。

自80年代起,他亲自研究整理了上万件样式雷图档。

把这些古代文档,变成了现代语言、计算机软件可读的资料。

并且,他还带领团队完成了近百次古建筑测绘,指导绘制了一万多张测绘图纸。

基于王其亨团队的努力,2007年“中国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被列入了联合国的《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王其亨整理的图档

从样式雷建筑烫样中,王其亨团队领悟到很多。

比如说,中国古建筑设计理念

行走在中国古建筑之中,远处的画面核心,总是会被一个画框框着,人们总能看到“完美构图”。

这种设计为中国古建筑独有,叫建筑与建筑的对话

行走在颐和园里,眺望远处的玉峰塔时,总能感受到人走塔走的奇特景象。

而这种感觉,源于以塔为圆心,以河堤为圆弧的设计。

这样类似的设计,在中国古建筑中还有很多,叫做建筑与环境的对话

同时,建筑选址也有讲究。

不能对环境有太大的改动,要像自然生长出来的那样。

所谓“虽为人作,宛如天开”。

那选址地形,要怎么精确地描绘?

样式雷家族给出的答案是:一张纸足矣。

把样式雷图纸文档记录的地形数据,录入如今的计算机建模软件,能直接复原当时建筑依附的三维地形。

这些图纸记录三维地形的原理,与1950左右出现的DEM(数字地面高程模型)原理,完全一致。

不仅如此,样式雷建筑还会把室内装修家具陈设全部画出来。

可谓选址、建筑、景观、装艺全部包揽。

而通过对样式雷建筑图档烫样的研究,也让中国古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找回了丢失许久的话语权。

“中国古建筑,处处都有设计。”

看到这些,让人感到膜拜,也让人感到骄傲。

同时,也不要忘记,那些憋了一口气研究古建筑的营造学社与王其亨团队。

是他们,把中国古建筑的尊严,找了回来。

下面,接着介绍第三件国宝。

李白草书《上阳台帖》。

这是李白登临王屋山,来到阳台观的即兴之作,也是李白留存下来的唯一书法真迹。

至今,已历经千年。

中国诗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相遇,便发生在李白和杜甫之间。

用闻一多先生的话来说,就是 “太阳和月亮碰了头”

彼时,李白四十四岁,名扬天下;杜甫三十三岁,初露锋芒。

两人相遇后,杜甫变成了有史以来第一“李白吹”。

“金星下凡,大鹏之志,谪仙之人;仗剑走天涯,斗酒诗百篇,天子呼来不上船;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而他们二人,一生有三次相遇。

节目小剧场里,依据史实,重新杜撰了这三次相遇

故事中,杜甫预知了李白(翟天临饰)之死。

他想劝阻李白。

剧场中的第一次见面,是杜甫高适李白三人同游。

那会李白正值壮年,心怀天下,满腔豪情。

杜甫又如何能阻拦,让其归隐山林不问世事?

再次见面,时逢安史之乱。

杜甫告知李白,永王不过是一颗棋子,投奔他只是投奔劫难。

但李白无惧。

为苍生而出仕,生又何欢,死又何惧?

“即便有朝一日粉身碎骨,大鹏也要逆风而上。”

不久后,安史之乱平息,而李白却成了政权斗争的牺牲品。

或许是梦中,杜甫再次见到李白。

而李白对他说的第一句话,心酸无比——

“太白又让天下人失望了。”

但他却不后悔。

“世人言太白因盛唐而生,既是如此,太白不该只染盛唐之光修身,而不为盛唐平天下,若只是唯唯诺诺不出,便配不上这盛唐赋予的名声。”

这段翟天临演技吹爆

随后,李白仰天长问: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我一生出仕不可得,千百年后,还会有人记得这壮志难酬的李太白吗!?”

当然记得。

天下人都记得。

千百年来,国人谁不识李白?千百年后,国人也依旧识李白。

不仅记得,人们还会把所有的赞美,都给你。

余光中的《寻李白》里写到:

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剧场中的杜甫说到:

你永远是盛唐那轮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

而这轮明月,亦早已映照到国人的血液之中。

正如节目中翟天临与濮存昕念的那首诗:

如果没有李白,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不过千年前少了一个文学家,《全唐诗》会变薄一点点,但程度相当有限。

如果没有李白,几乎所有唐代大诗人的地位都会提升一档。李商隐不用再叫小李,王昌龄会是唐代绝句首席,杜甫会成为最伟大的诗人,没有之一。

如果没有李白,我们应该会少背很多唐诗,少用很多成语。说童年,没有青梅竹马;说爱情,没有刻骨铭心;说享受,没有天伦之乐;说豪气,没有一掷千金。

浮生若梦,扬眉吐气,仙风道骨,这些词都不存在。

蚍蜉撼树,妙笔生花,惊天动地,也都不见了踪迹。

如果没有李白,我们的生活应该会失去不少鼓励。犯了难,说不了“长风破浪会有时”;想辞职,说不了“我辈岂是蓬蒿人”;处逆境,说不了“天生我材必有用”;赔了钱,说不了“千金散尽还复来”。更不要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如果没有李白,我们熟悉的神州大地也会模糊起来。我们不再知道黄河之水哪里来,庐山瀑布有多高,燕山雪花有多大,桃花潭水有多深,蜀道究竟有多难。白帝城,黄鹤楼,洞庭湖的名气都要略降一格。黄山,天台山,峨眉山的风景也会失色几许。

如果没有李白,历朝历代的文豪词帝也会少了很多名句,没有“举杯邀明月”,苏东坡未必会有“把酒问青天”;没有“请君试问东流水”,李后主不会让“一江春水向东流”;没有“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金庸的武侠江湖将会天缺一角《侠客行》。

千百年来,蜀人以李白为蜀产,陇西人以为陇西产,山东人以为山东产。

一个李白,生时无所容入,死后千百年,慕而争者无数。

是故,无处不是其生之地,无时不是其生之年,他是天上星,亦是地上英,亦是巴西人,亦是陇西人,亦是山东人,亦是会稽人,亦是浔阳人,亦是夜郎人。

死之处亦荣,生之处亦荣,流之处亦荣,囚之处亦荣。

不游,不囚,不流,不到之处,读其书,见其人,亦荣亦荣!

幸甚至哉,我们的历史有一个李白!

幸甚至哉,我们的心中有一个李白!

是谪仙人,

你是明月魂!

是啊,我们的心中有一个李白。

他是天上星,亦是地上英,是谪仙人,也是明月魂。

而今时今日,我们在这幅《上阳台帖》前,可以感受李白那清晰明确的气息。

儿其他那些文物也一样。

明月楼台,垂柳亭榭;爆竹除岁,春风屠苏。

它们是我们的文化基因。

它们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

它们是我们相互体认的暗语,是我们全民族共享的记忆。

拥有它们,我们才不会各自面目模糊。

转自:电影铺子

当前页面是本站的「Baidu MIP」版。发表评论请点击:完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