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文盲更可怕的,是美盲
今年,北影节因为一张海报而上了热搜。
不是因为海报有多么惊艳,而是因为太丑了!
让我们来感受一下:
猛一看还以为是一位女人在西蓝花下拉面,又像是准备在撒三尺白绫上吊。
也许是担心网友们都无法理解这张海报前卫先锋的设计理念,官方还得意配上了如诗意一般的文字说明:
四月的北京 水绿 云淡 风轻
天坛女神 屹立苍穹
脚踏大地 播洒芬芳于参天之树
振臂向天 唤醒晨光于璀璨星空
生于斯 长于斯 九年孕育
根植中华五千年文明沃土
携天地相融 与万物并生
梦于斯 爱于斯 砥砺前行
传承七十载中国影人家国情怀
天人合一 美美与共
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看似很有道理的样子,仔细一读,大哥你想说啥?
我翻了北影节的历届海报,除了第一届的海报审美稍微正常点之外,之后的整整八年居然能够做到完全“不忘初心”,毫无长进!
先别急着吐槽!
其实海报设计“太土”,不仅仅只是北影节一家的问题。
去年的金鸡百花电影节,由形象大使吴京倾情出演的电影节海报,同样令人“过目难忘”。
倘若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三线城市男科医院的广告。
甚至有网友把海报宣传语P成了“澳门首家线上赌场上线”,竟然完全没有丝毫的违和感。
讲真,就连一部接地气的国产农村题材电视剧《乡村爱情故事》,把海报把“土味”元素进行重新设计后,都焕发了新生机,完爆上面的几张丑海报。
其实,也并非国内所有的电影节海报,都如此廉价粗糙,中国也有很多牛逼的海报设计。
今年上海电影节的海报,主题是“创生万象,幕后为王”。
它由著名电影海报设计师黄海设计,表姐之前就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推荐过他设计的电影海报。
黄海以上海美影厂的经典动画电影《大闹天宫》为设计灵感,别开生面展现了一只灵动的“美猴王”形象。
画面中心是两只小猴子掀开水帘,露出大圣的脸,形状恰好是“金爵”奖杯造型。
大圣头上的金箍,是两个相对的数字“2”,代表“第二十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这款海报画风幽默诙谐,风格鲜明,而且以艺术的表达手法传递出上海本地电影文化的丰厚底蕴。
是不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吧?
我们再来看看中国台湾金马奖的电影海报。
每年金马奖组委会都会邀请不同业内知名设计师,来操刀视觉形象。
也因此,几乎每一届的金马影展的海报都被誉为:
当年所有华语电影节展中最好看的海报,且没有之一。
2018年的第55届金马海报,由台湾著名设计师方序中设计操刀。
他从每个人都是“配角”的概念出发,将四个人的侧脸轮廓,叠放在一起,组合成层峦叠嶂的山峰。
这四个人其实就是金马奖四位重要评审:导演李安、侯孝贤、金马创投会议评审小野,以及55届金马奖评审团主席巩俐。
整张海报宛如一部电影,包含了所有参与者的个性与样貌,也象征着金马奖是由不同部门的努力与合作所成就,缺一不可。
第54届金马奖,同样由方序中设计。
这一年恰好是王家卫导演的名作《春光乍泄》上映20周年,金马奖也选择向其致敬。
海报还原了影片中极为经典的瀑布画面和张国荣、梁朝伟二人站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天台上的场景。
同时又将电影中的另一个元素:瀑布的画面,投映于形态万千的布幕上。
值得一提的是,这张海报还是由导演王家卫亲自挑选出来的。
此外,还有由黄海操刀的第53届金马奖海报,同样令人眼前一亮。
他以杨德昌导演《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为灵感,将影片中男主角小四拿手电筒探照暗处的身影,作为主视觉元素。
除了有向经典致敬的含义,也带出“电影之光:回看来时,照亮前行”的期许。
至于第52届金马奖海报,则由王家卫的御用美术指导和服装设计师张叔平跨界设计,他曾凭借《一代宗师》入围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
张叔平本人非常推崇台湾武侠巨匠胡金铨导演的名作《侠女》。
这部影片是华语电影的里程碑,曾在40多年前荣获戛纳技术大奖,也将武侠类型成功推向国际。
影片中由徐枫饰演的侠女形象,早已成为银幕经典。
而张叔平以简约笔绘勾勒出一个侠女的形象,作为海报主体,既致敬了前辈大师的经典,同时又带出了当年另一部电影大师侯孝贤的电影《刺客聂隐娘》。
说完了国内的电影节,我们再来看看那些历史悠久的国际电影节的海报。
作为在世界影坛影响力最大的艺术电影节,戛纳电影节的海报一向被影迷所津津乐道。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戛纳电影节的海报设计风格,那无疑是「返璞归真」。
戛纳电影节的海报虽然同样注重设计感,但却甚少会将奖杯之类的元素,直接表现在海报上,而是更注重致敬电影的迷影精神。
2018年的戛纳电影节海报,致敬了法国新浪潮大师让·吕克-戈达尔的电影《狂人皮埃罗》。
2017年,戛纳电影节正逢70周年大寿。
大红背景、鎏金字体萦绕下,意大利电影缪斯克劳迪娅·卡汀娜欢快起舞,彰显了电影节的活泼与自由。
而让表姐印象最深的,则是第65届戛纳电影节海报,这一届海报上用了著名影星玛丽莲·梦露所拍摄的旧照。
海报上的梦露天真又性感,手捧蛋糕吹灭蜡烛的一刻,仿佛是在为已经走过65年风雨的戛纳电影节庆生。
对于这张海报,戛纳电影节官方曾经解释说选择梦露作为海报人物的理由:
尽管梦露已经去世了半个世纪,但她似乎从未离开过人们的视线。
她是电影史上不可替代的重要人物,是永远的时尚icon。
时至今日,梦露的优雅、神秘、魅惑依旧让人深深着迷,而她在银幕上留下的光影则成为后世影人的灵感源泉。
这也正是表姐选梦露照片当做公众号头像的原因之一!
作为一个电影节的门脸,海报所承载的是一个电影节的艺术品位和美学风格,以及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同时也代表了这个城市和国度的电影精神、电影文化。
可怕的是,我们的这些电影节,顶着国际的头衔,却还在用三分钟PS课作业,来敷衍了事。
其实仔细想一想,丑了整整九年的北影节海报,背后所暴露出的问题不仅是一纸海报的设计失误,而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倒退」。
最新一期的《新周刊》有这么一段话, 把当下中国形容为「低美感社会」:
许多中国人患上了「审美匮乏症」,它的十大病征表现为:
丑形象、土味家居、奇葩建筑、非人街道、塑料设计、网红脸、伪古风、广告有毒、抖式快感、文化雾霾。
是谁,修建了这些奇葩景观;是谁,设计了这些奇葩街道;是谁,复印了这一张张网红脸;是谁,拍摄了这些土味视频和有毒广告;又是谁,拍出了这一部部烂片烂剧?
审美烂,到底是怪掌握审美话语权的人烂,还是怪被动审美的人烂?这是个问题。
在审美这件事情上,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没人真正为美负责,从城市、学校、公司到家庭,人民需要恶补美育课,人民需要“首席审美官”。
是不是,说的太对了?
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还很多。
就如木心先生所说:
美盲,比文盲更可怕。
因为文盲还可以通过教育学习来补救,但没有审美力却是绝症,有知识也解救不了。
转自:表姐电影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