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R级片,第一个镜头就让人浮想联翩 |
---|
电影介绍网 • 网站分享 • loading次浏览 • 发布 2020-07-29 • 更新 2020-07-19 |
说起国内的电线杆广告,大多与性有关。 不是重金求子,就是专治不孕不育。 从城市到农村,几乎每条电线杆子与视线平行的地方,都被这样的白纸黑字占得满满当当。 看着满大街的小广告,你会有种错觉,不孕不育只是神秘东方隐疾,在西方并不存在。 人家歪果仁是狂拽酷炫的丁克家族,或者想生就生二三四个的大家庭。 但其实,不孕不育,根本不分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它是想要孩子而不得的家庭共同的痛。 对于生孩子这事,生还是不生,是个人选择。 但有时候,孩子不是你想生,想生就能生。 看了今天鱼叔介绍的这部电影,你就懂了—— 《私人生活》 Private Life 这是部R级片,第一个镜头就让人浮想联翩。 男人的手轻抚着女人的臀部,伴随着娇喘声……这是要开车的节奏啊! 谁知道,男人数了一二三之后,镜头拉远,发现居然是在打助孕针。 没有浪漫,没有惊喜,欢迎偷窥中年夫妻的现实生活。 丈夫理查,舞台剧导演;妻子蕾切尔,小说作家。 两个扎根在纽约的文艺青年,一晃就人到中年,这才想到要一个孩子。 然而想尽办法,却求而不得。 对于不孕不育的家庭来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试管婴儿。 人工授精,需要夫妻双方各自的精子和卵子,然而查理的取精过程并不顺利。 A片也看了,裤子也脱了,但就是毫无性欲。 他想关电视,谁知遥控器坏了,叫床声越调越大。 只好起身,手动去关,结果屁股上还沾着一次性垫纸。 真是透着屏幕都让人感到尴尬。 更尴尬的是,经历过这一系列不堪回首的操作之后,医生告知,理查的精液里没有分泌出任何精子。 因此,只能进行精子提取手术。 妻子的话又让尴尬升级,「你知道他只有一个睾丸吗?」 emmm,生活不易,谁还没点不能说的秘密。 尽管医生保证,不会弄坏他仅有的一个睾丸,但关键是,这个手术价格不菲,需要一万美元。 为了试孕,两人早就折腾穷了,只能管亲戚借钱了。 于是,本来只是两个人的秘密,却不得不与亲戚和朋友分享。 理查的弟媳妇得知消息后,并不支持,「这跟赌博上瘾没两样,会对求孕上瘾!」 尽管很难,但只要有一丝希望,他们就不想放弃。 这两个小小的胚胎,就是他们目前的全部希望。 但他们的希望,就跟这张胚胎打印纸一样,风一吹就飘走,抓也抓不住。 医院虽然储存了妻子的十一颗卵子,但全部发育不好,夫妻之间人工受精这个方法显然走不通了。 这时医生给出了一个新的建议:捐卵代孕。 找到一个捐卵志愿者,提取一个健康卵子,和理查的精子结合,再把胚胎放入蕾切尔的体内。 有道是,三人行,共创美好家庭。 这个建议遭到了妻子的反对,因为她觉得,简直就是《使女的故事》; 自己不过成了生孩子的机器,「你可以贡献基因,我却只能被晾在一边。」 但为了要孩子,她还是选择了妥协。 可选谁的卵子呢,这又是个问题。 正巧,他们没有血缘关系的继侄女萨蒂,住到了他们家。 萨蒂是个文学青年,有着作家梦,是他们的头号迷妹。 为了帮助他们达成心愿,成为父母,欣然同意贡献卵子。 这重新燃起了他们的希望…… 中国有10%~15%的家庭,面临着不育不孕问题。 随着二胎放开,高龄不孕人群增加,这一现象会变得更为严重。 不孕不育对一个想要孩子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个噩耗。 而因为求子,原本的生活,也会被搅得天翻地覆。 查理和蕾切尔夫妻俩,就面临着三重压力。 第一重来自外界。 别人的指指点点和流言蜚语,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 当然心理强大者,可以自动过滤。 第二重压力来自彼此。 夫妻两人执迷于“求子”,忘了他们婚姻存在的意义,丢失了生活本身。 他们的关系因此变得脆弱而危险,面临考验。 第三重压力来于自己。 他们慢慢发觉,自己离原本想要成为的那个人,越来越远。 其实,理查和蕾切尔混得都不算差。 理查是舞台剧导演,有自己的小剧场。 蕾切尔是小说作家,新书就快要出版。 然而他们的迷妹萨蒂,却无意间点中了他们的死穴: 我叔叔是个得奖的舞台剧奇才,我婶婶是个活生生的剧作家和作家; 如今他们年过四十了,依然不得不住在纽约一间租金稳定的房子里; 所以别跟我说,你们怎么牺牲自己,来成为艺术家了行吗? 这番话,萨蒂只是为了吐槽那些自吹自擂的文学院同学,却不知不觉间,捅破了理查和蕾切尔夫妻俩的窗户纸。 他们对自己租住的街区,早已不满。 信誓旦旦地说,不想到了 50 岁,还生活在这里。 但理查想起来,自己已经 47 岁了。 大多数时候,我们觉得中年人的生活十分遥远,但转眼想想,90 后都开始奔 30 岁了,80 后都已经要奔 40 岁了; 年轻时觉得 50 岁已经可以享受退休生活了,但一晃已经四十又七,却还在一个不满意的街区租房子住。 中年人的各种尴尬:夫妻婚姻危机,求子不得,女性职场与家庭的两难选择,全体现在这部电影里。 依赖于丰富且优秀的镜头语言,让一切情绪不言自明。 这归功于本片的导演兼编剧,塔玛拉·詹金斯。 早在2007年,她自编自导的《萨维奇一家》,就提名了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 她作品中那些真实且尴尬的生活细节,就像手上长着的倒刺一样,拔掉会疼,不拔难受,让人即便没有相似经历,也能感同身受。 雷切尔年轻的时候,选择了事业,而放弃了要孩子,以致于对现在的处境耿耿于怀。 吐槽自己被大学课程给骗了,「骗我女性可以同时拥有事业和孩子,现实生活中显然行不通」。 同样的桥段,也发生在年轻一代身上。 萨蒂追随她的脚步,并引以为豪,从某种角度来说,她是理查和蕾切尔「精神上的孩子」。 她愿意帮助他们捐赠卵子,可她不想要孩子,只想要事业。 她的妈妈顺嘴就说,「你可以同时拥有它们。」 萨蒂却说,「女人有了小孩以后,就必须做出牺牲?你怀了我以后,不就被迫弃学了。」 不管处于什么年龄段,对于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我们并没有太多控制权,生活也许不会像最初安排好得那样发生。 尽管如此,但依然可以选择如何面对这一切。 就像电影里的这对夫妻,人工授精失败了,还可以选择领养孩子。 他们紧握双手,满怀期望地坐在咖啡店里,等待着将要领养的女孩出现。 生活也许不顺心,可以很操蛋; 但有人在你身边,握着你的手,一起心怀希望,难道不也是一种恩赐么。(独立鱼电影) 转自:独立鱼电影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