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到春节了。

表姐身边的很多朋友,同事,同学,包括你们,大部分人都要开始踏上返乡的路程。

有人把“春运”叫作——

全世界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它是中国人既期待又害怕的旅程,也是中国人既幸福又痛苦的时刻。

每到春运时刻,表姐总会想起这部纪录片。

《归途列车》

每年春节,看一次就刺痛我一次

评分8.4分。

片子在国际上拿过一堆大奖。

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最佳纪录片长篇奖

圣丹斯电影节世界电影——纪录片评审团大奖提名

亚太屏幕奖最佳纪录故事片奖

吉尼奖最佳纪录片奖

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最佳纪录片/非小说电影奖

在国外,收获媒体赞誉无数:

《纽约时报》将它评为2010年圣丹斯电影节中最杰出作品之一。

已故知名影评人罗杰·艾伯特盛赞说:

就像一部令人瞠目结舌的剧情片,连狄更斯可能都无法编出这样的情节!

每年春节,看一次就刺痛我一次

导演范立欣

在拍摄这部电影之前,他还是一名电视台的新闻记者。

从2006年开始,每年春运期间,他开始辗转奔波于广州火车站,将镜头对准了浩浩荡荡的春运大军。

但是这部讲述春运的电影,所纪录下的不仅是一个人的春运,也不是一座城市的春运。

而是——

有关几代人的“春运”。

每年春节,看一次就刺痛我一次

纪录片的主人公是一对普通的夫妻。

张昌华陈素琴夫妇,祖籍四川。

16年前,夫妇俩跟随打工潮,离乡背井来到广州打工。

每年春节,看一次就刺痛我一次

对于他们而言,唯一的希望与安慰,就是能够用辛苦赚来的微薄收入,抚育他们留在家乡的一双子女。

让孩子们能够读书,有朝一日能够离开农村去城市生活。

每年春节,看一次就刺痛我一次

为此,他们从四川老家来到了2100公里之外的广州,在一家制衣厂工作。

夫妇俩每天要在暗淡无光的厂房里,工作十几个小时。下班后,两人蜗居在破旧阴暗而狭窄的临时居所内。

每年春节,看一次就刺痛我一次

如此,十六年过去。

但夫妻俩人回家的时间,加起来却不到一年。

每年春节,看一次就刺痛我一次

每年的春节前夕,夫妻在火车站的人流中艰难的排队买票。

这样,才有回家的机会。

片中跟随主人公,进入火车站广场上的人潮。

每年春节,看一次就刺痛我一次

于是,我们看到那些广场上成千上万的焦灼等待买票的外来务工者们。

他们茫然得站在人流当中,茫然地等待着有余票出售的通知。

每年春节,看一次就刺痛我一次

最终,张昌华夫妇买到了两张站票,夫妻俩人总算松了一口气。

但有了火车票,也不是一路直达,还要换成几种交通工具。

夫妻俩要先乘三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再搭船渡江,最后再做客车才能到村口。

每年春节,看一次就刺痛我一次

尽管旅程很艰辛,但想到马上就能见到一年未见的孩子,夫妻俩就觉得再累也值得。

回到家,儿女们都很高兴。

父亲张昌华还送给女儿张丽琴一部新手机,作为长期不在家对女儿的弥补。

每年春节,看一次就刺痛我一次

但是,张昌华和陈素琴谁都没有感受到,已经青春期的女儿的心态正在悄悄变化。

爸妈离开家的时候,女儿张丽琴还不到1岁。

十几年以来,她守在家乡的村子里,被外公外婆抚养长大。

每年春节,看一次就刺痛我一次

每年只有几天才能跟爸妈见面,父母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她没有概念。

在外公的坟前,她曾经说过,自己跟父母关系一直不好,甚至不想见到爸妈。

每年春节,看一次就刺痛我一次

回到家,父母总是先问学习成绩,除了要努力好好读书,将来出人头地,似乎没有其他可说的。

可女儿丽琴却对此,一脸不屑。

每年春节,看一次就刺痛我一次

她不喜欢学校,也不喜欢寂寞的村庄和单调的生活。

每年春节,看一次就刺痛我一次

每年春节,看一次就刺痛我一次

在她看来,困在学校里,就像小鸟没了翅膀。

比起学校,她更向往城市里的生活,那里有她羡慕的自由生活。

在纪录片所拍摄三个春节当中,我们看着女儿丽琴跟父母关系一步一步疏远。

从16岁时,父母回到家收还会出来迎接。

每年春节,看一次就刺痛我一次

到了第二年,却逐渐变得有些尴尬生分的团圆饭。

她听不进爸妈单调而生硬的劝解,开始用激烈的叛逆行为宣告了对父母的抗议。

第二年春天,女儿丽琴选择了退学离家。

跟爸妈一样到了广州做起了制衣厂工人,成为新一代的外出打工妹。

每年春节,看一次就刺痛我一次

她终于来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城市,开始了向往的新生活。

逛商场,买新衣服。

每年春节,看一次就刺痛我一次

烫头发。

每年春节,看一次就刺痛我一次

这就是她理解的自由。

可是工厂打工的艰辛超乎了她的想象,对于这样的生活她显得有些茫然。

她不会去想将来,也不想挣很多钱,只是想过的生活更舒适就行了。

每年春节,看一次就刺痛我一次

她跟朋友说起自己的理想生活:

我们去漂泊,去流浪。

朋友问,那钱呢?

于是,又陷入了沉默。

每年春节,看一次就刺痛我一次

说到底,对于底层者来说——

钱,才是唯一理想。

面对女儿的叛逆,张宗华夫妇只能唉声叹气。

站在自己做了十几年的缝纫机前,似乎看到了女儿以后和自己一样的一生。

每年春节,看一次就刺痛我一次

矛盾在2008年春节集中爆发。

那一年,正好赶上一场雪灾。

数十万人被滞留在广州火车站,几日几夜仍看不到回家的希望。

每年春节,看一次就刺痛我一次

每年春节,看一次就刺痛我一次

这些人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农民工,都是像张昌华陈素琴这样毫无选择的打工者。

他们买不起机票,火车是唯一可依靠的交通工具。

可当火车也等不到的时候,他们只能一边气得骂人,一边却只能委屈地掉泪。

每年春节,看一次就刺痛我一次

每年春节,看一次就刺痛我一次

可女儿丽琴却不能理解父母的这种对于故乡的渴望。

看着火车站广场上汹涌的人潮,她甚至不自觉地笑了。

每年春节,看一次就刺痛我一次

从进站,到搭上回家的列车,他们前前后后花了5天。

她不明白,她拼命想逃离的故乡,却有那么多的人不辞劳苦的,想要回到那个贫穷落后如牢笼一样的地方。

两代人情感羁绊的裂痕,让那个家成为一个回不去的地方。

每年春节,看一次就刺痛我一次

好不容易回到家中,在除夕夜的年夜饭上,父女两人却爆发了激烈的矛盾。

女儿的叛逆,让父母不希望小儿子也重蹈覆辙。

于是母亲提出想留下来,陪小儿子一年。

可谁都没想到,女儿却直接顶嘴、、。

并且语带讥讽——

她不可能留下带你的。

每年春节,看一次就刺痛我一次

终于,一场矛盾,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父亲的怒火化作对女儿的拳打脚踢,可女儿却依旧强硬得不肯低头认错。

每年春节,看一次就刺痛我一次

春节过后,女儿丽琴又离开了广州,独自去了深圳的一家夜店打工。

从广州的服装厂到深圳的夜店,女儿的一次次选择刺痛了张宗华夫妇的心。

每年春节,看一次就刺痛我一次

两代人的矛盾是如此尖锐,但各自的出发点却又惊人的相似——

改变。

每年春节,看一次就刺痛我一次

张昌华夫妻俩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为的是供女儿读书,让下一代能够从此改变出身和命运。

可由于他们常年在外打工,无暇顾家,最终导致了与女儿之间的矛盾与隔阂。

而女儿丽琴,则更想改变父母强加给自己的命运。

在她幼小的心灵里想的只是能够自由支配自己的生活,不再被父母管教。

每年春节,看一次就刺痛我一次

她单纯的以为,只要来到城里工作生活,就能变成城市里光鲜亮丽的女孩子。

可殊不知,却走上了和自己父母一样的道路。

每年春节,看一次就刺痛我一次

导演范立欣在「春节」与「春运」的宏大主题之下,用镜头聚焦大社会中小人物的命运。

通过一个普通家庭辛酸的外出打工经历和父母子女之间为此的感情变化历程,勾勒了“中国式春运”的背后的特殊社会群像。

豆瓣上有一句短评:

春运,是这个国家的爱与伤。

每年春节,看一次就刺痛我一次

每年春节,看一次就刺痛我一次

每年春节,看一次就刺痛我一次

在春运的背后,是当今社会种种问题的缩影。

贫富差距,阶层固化,乃至户籍、教育等诸多盘根交错的制度顽疾。

影片英文片名 last train home,翻译过来就是:回家的最后一班列车

可张宗华一家所踏上的,注定是一躺没有归途的归途列车。

每年春节,看一次就刺痛我一次

就像张昌华在火车站的那一句悲叹:

如果一家人连春节都不能团圆,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犹如一把剪刀一样,刺痛着我的内心。

每年春节,看一次就刺痛我一次

而更加令人心痛的事实是,张宗华一家的故事,并不是个案。

每个因为生活所迫,离开家乡进城务工的人,依然在经历着这样的矛盾。

拼命努力,是为了回到故乡,可到头来却发现,故乡再也回不去了。

转自:表姐电影**

标签: none

暂无人评论

添加新评论

注册 登录

最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