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真事改编,这R级喜剧让我爆哭成狗 |
---|
电影介绍网 • 网站分享 • loading次浏览 • 发布 2020-08-08 • 更新 2020-07-19 |
前段时间,一段让人揪心的视频登上了微博热搜。 被领养无眼睛8岁华裔女孩 在医院检查时用歌声驱散恐惧 视频中,女孩空洞的眼眶,不安的哭闹,和颤抖的歌声,都足够引起观看者的心酸。 这个女孩,因为天生残疾被父母遗弃。 不仅如此,她曾经还遭受许多创伤,并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 看,命运和生活,对她充满了不公。 但幸好,在她4岁的时候,一对夫妻收养了她。 他们不仅给了女孩一个家,还给了她足够多的爱和照顾。 更难得的是,他们对能够拥有这个孩子,充满了感恩。 Evie的事并不是个例。 在B站上,有一个特别火的视频,记录了一个叫Selah的小女孩被收养后的点滴变化。 三年前,她还是一名住在贵州福利院的孤儿。 现在,她成为了一个五口之家里备受宠爱的公主。 有爱她的爸爸妈妈,疼她的两个哥哥。 这三年间,Selah发生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不在于别的,而是脸上的快乐与自信。 像Evie和Selah一样幸运的孩子,其实还有很多。 收养,固然是一个充满了温暖的词。 但收养的背后,却也存在“遗弃”这个冰冷无情的动作。 刚好,最近出了这样一部新电影。 有人说它是一部大型领养宣传片。 但或许,你也能在这里体会到那些「领养」背后的不易和残忍—— 《速成家庭》 这是一部能让你笑着笑着就泪流满面的喜剧电影。 故事的主角彼得和艾莉,是一对典型的美国式夫妻。 他们崇尚自由,喜欢二人世界。 于是奋斗到中年,虽然事业有成,但却没有一个孩子。 一开始,他们并不在乎。 但不巧的是,艾莉有个啥事都喜欢争一争的妹妹。 这不,一次聊天两人就争到了“谁会先拥有自己的孩子”这回事上。 艾莉想,那不行啊,那我怎么能输呢? 于是,她向彼得提出了“要不咱们造个娃”的意见。 彼得却拒绝了。 对于现在的他们说,再去花时间生一个孩子,实在是太晚。 等娃长大,他们都成老头老太了。 彼得有这方面的阴影,所以他并不乐意。 但面对妻子渴望的目光,彼得只好随口一回: 要不领养一个?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艾莉一回家就打开了领养网站,看着看着,她就沦陷了... 在国外,领养机构并不是罕见的存在。 对于有些外国人来说,他们并不是特别在乎血缘上的关系,而是更看重人与人的情感纽系。 而且宗教信仰,也会让他们对领养这件事更加向往。 在他们看来: “这(领养)是上帝想要我们做的事情” 不过呢,如果想要真正领养一个孩子,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它需要经过无数复杂的手续、培训、考察。 最后还要在法院听证会的同意下,才能最终拿到孩子的抚养权。 而领养机构的工作人员,也十分深知有些夫妻的领养目的,只不过是一时兴起。 所以他们会在培训过程中给“学员”们褪去不切实际的幻想,让他们直面更加严苛的现实。 就像在领养机构的弃儿,大多都出生于不好的家庭里,吸毒、家暴等等。 他们可能遭受过许多伤害,因此就需要更多的耐心去照顾。 一开始,彼得和艾莉准备领养一个五岁幼儿。 这样的年龄对于以后的情感培养和教育,都会更加简单。 而那些已经快要成年的青年孤儿,一般都是领养家庭避之唯恐不及的。 他们的年龄和思想,都已经成长到了一定的程度,很难融入一个新的家庭。 就像艾莉担心的,他们可能已经受环境的影响,染上了不好的习气。 这样的孩子领养回去,只会有无穷无尽的麻烦。 但,天算不如天算。 在搜寻领养孩子的过程中,一个叫丽兹的14岁女孩引起了夫妻俩的注意。 他们决定,领养这个未知属性的少女。 麻烦的是,丽兹还有两个弟妹,需要和她一起被领养。 艾莉和彼得互相看着彼此,然后深吸一口气—— 那就来吧。 就这样,他们开始了这场领养旅程。 一下子就拥有三个孩子,最开始艾利和彼得满脸都写着高兴,到哪都要嘚瑟一番。 显然,他们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为三个孩子装修各自的房间,给他们送上可爱的礼物,还有每天的晚安吻。 一起看起来非常和睦美满。 但很快,他们就迎来了鸡飞狗跳的混乱场面。 5岁的小女儿丽塔,性格乖张脾气暴躁,除了薯片啥都不吃。 12岁的小儿子胡安,情绪敏感,容易受伤。 到了青春期的丽兹,就更难搞。 她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张,不仅喜欢跟“bad girl”来往,更是和男生互发裸照。 没错,第一次做爸妈就遇上三个性格迥异的孩子,这让艾莉和彼得身心俱疲。 在美国,领养需要经历八个礼拜的考察期,通过了才能正式领养。 于是这八周里,夫妻俩使劲了浑身解数。 他们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用不同的方式教育孩子。 面对的麻烦越来越多,他们还是用足够的耐心去解决。 与此同时,他们还要想尽办法走进孩子的内心,获得他们的接纳。 虽然一边叫喊着太累,崩溃,要不全部送走得了。 但一边又只因为孩子的一句“爸爸、妈妈”,就欣喜若狂到浑身打满了鸡血。 在《速成家庭》里,我们首先可以感受到的,就是这对夫妻俩认真而又努力的爱。 这种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付出,比寻常来的更加感人。 不过,电影也不仅仅是停留在这个层面。 同时,它还让观众看到“领养”孩童所需要面对的严肃事实—— 对于被领养的孩子来说,如果只是出于善心和可怜的爱,是远远不够。 真正的爱,是要发自内心,是要不求回报。 电影中,艾莉夫妻俩的好,虽然让丽兹产生过动摇,但她又立马回到了抗拒的状态。 而在听到亲生母亲回来后,即使知道她吸毒烧房子等不好的行为。 丽兹还是愿意选择谅解和回归。 这样的选择背后,看似难以理解。 其实藏着的,是孩子的害怕和恐惧。 电影有个小细节—— 丽塔和胡安第一次来到艾莉家的时候带来了很多玩具熊。 丽兹告诉他们这是法庭熊,他们每一次上家庭法庭都会获得这样一个。 那么多的玩偶,暗示了这三个孩子经历了无数次领养,最后又被抛弃的经历。 每次当他们以为可以在一个新的家庭重生,拥有新的爸爸妈妈。 但这个家庭,却没有给与他们足够的耐心和爱,最后也选择了放弃他们。 为此,他们屡次受伤。 当伤害累积太多,他们就直接关闭了心门,拒绝一切以爱之名的可能性。 就像丽兹一直觉得,现在的艾莉,只是另一位想收养慈善孤儿的白人女士。 她只是在发散自己的爱心,她并不会认真爱自己。 而这,才是一个“速成家庭”所需要面临的最大难题。 是的,从这部电影里我可以了解到,“领养”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动作。 在美国,它需要经历一系列十分严谨的系统考验。 而通常,很多家庭都经不起这样的考验。 像电影里说的那样,大多父母都有爱心有耐心,但也有人只是为了拿钱,或者只是为了彰显自己的爱心。 所以,他们一般都不会坚持到最后。 被这样的父母所领养之后,孩子虽然衣食无忧,但也感受不到任何爱意。 而一旦他们陷入这样的循环,将会受到莫大的伤害。 虽然艾利和彼得不属于这样的父母,但他们却遇到了三个饱受这种伤害的孩子。 当付出的爱和关心得不到任何回应。 他们开始沮丧,害怕,甚至想要放弃。 可他们却不会想到,这些情绪,这些被抛弃的孩子曾体会过无数次。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曾经说过一句话: 是的,成为父母真的太容易了。 所以才会出现被遗弃的孤儿,才会出现被虐待的孩子。 就像在《都挺好》里的苏明玉,又或者是《迦百农》里的小扎因。 他们虽然没有遭到丢弃,但他们也没有遇到所谓“合格”的父母。 所以,他们走上了悲惨的一生。 而在电影里,艾莉和彼得经过了重重的考验,才获得了成为父母的资格。 我们足够有理由相信,他们是最合格的父母。 我们也同样可以相信,这些被领养的孩子,将会开启他们幸福而又快乐的一生。 转自:电影天堂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同类网站推荐
- 上一篇: 没钱,干嘛生小孩?
- 下一篇: 足足追了9年,震碎三观的高分剧,与我们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