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2,集集爆哭,他们是「中国医生」 |
---|
电影介绍网 • 网站分享 • loading次浏览 • 发布 2020-09-13 • 更新 2020-07-19 |
当下这段特殊时期, 大多数人都宅在家里,就算出门也全副武装。 对我们而言,不出门是为国做贡献。 但对有些人而言,出门才是为国做贡献。 他们写下《请战书》,前往疫情一线,赶赴医院这没有硝烟的战场。 “医者仁心!若必战!召必回!战必胜!定不辱使命!” 5个感叹号连起来的是战士的宣言。 这些战士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中国医生》 医生,悬壶济世,妙手回春。 没有人可以计算出,一座医院给多少家庭带去了希望,一名医生挽救了多少患者的生命。 以至于有人觉得,医生是神,只能让人活,不能让人死。 家人医治无效去世后,他们撒泼、谩骂、投诉、甚至捅刀子。 事实上,医生和我们一样,是再平凡不过的人。 血肉之躯的他们,会累,会痛,会怕,却依然坚守着岗位,坚持着初心。 01 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 这种病发病紧急,短时间内得不到救治,容易致残甚至致死。 很多大型医院都为此设置了绿色通道。 绿色通道意味着什么? 24小时全天候,刀出鞘弓上弦,争分夺秒。 这对心脑血管医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病人被送到医院后,医生必须在短时间内精准地判断出是哪里出了问题,并给出最佳解决方案。 这是快和准。 给病人做手术时,面对高难度和高风险,医生必须站得住,技术强,够细心。 比如脑血管介入手术,一根细细的金属导丝在血管中穿行,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这是稳。 “快、准、稳”之外,是快节奏,高强度和高风险。 对我们这些社畜而言,“996”算高强度工作了吧。 对心脑血管医生而言,“996”简直是可望不可即。 脑卒中中心主任朱良付医生,经常半夜十二点多还在医院忙碌。 用主管护师的话说, “有一天朱主任的病人做到凌晨12点,还有16台造影,做到凌晨5点才休息。” 心胸外科主任王东进医生,基本365天无休。 工作日,他在手术台、住院部、门诊部三点一线。 一台手术长达10个小时,在他这里早已是常事。 周末,他要参加、学术会议、下乡讲座和义诊。 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就算铁打的身体也受不住。 王东进医生从头到脚都落下了病根。 颈椎病,他甚至带着颈托做手术;腿部静脉曲张,他必须穿弹力袜。 他说: “我这腿也不行了,腰也不行了,颈椎也不行了,要残疾了。” 话锋一转,他又说自己挺幸福的,大多数外科医生都没他这待遇。 什么待遇? 他跟上面特别申请了一个按摩椅,颈椎受不了就按摩一会。 因为经常通宵,朱良付医生担心自己哪天会突然死掉,但他又不敢死。 因为对家庭的责任,更因为身为医生的责任: “我现在是主任医师,我们差不多要用25年时间才可能培养出来。 如果我现在死了,那就是浪费国家资源。” 医生再厉害也不能保证治好所有患者,他们累死累活换来的可能是患者家属的不理解。 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性让相关手术存在太多潜在风险,有死亡就有投诉。 朱良付医生说, 自己的一个病人死后,病人的妻子一边大喊“我想把你撕成碎片”,一边来找他给自己看高血压。 即便病人的妻子知道医生是好医生,也不耽误她投诉。 她依然认为是医生害死了自己老伴。 02 当我们说起好医生的标准,总会提起四个字: 医者仁心。 所谓“仁心”,也就是医德。 这种“仁心”,是身为人内心的善良和身为医生的责任感。 王东进说, “我们多付出一点,就让这些病人有更好的更满意的结果。” 整形外科医生舒茂国,在治疗唇腭裂上颇有经验。 他发自内心地喜欢那些唇腭裂的孩子,这些孩子里最特别的要数10个月大的李复渊。 李复渊的亲生父母因为他有唇腭裂遗弃了他,在他冻得全身发紫的时候,路过的李平平把他抱回了家。 李复渊的经历和李平平的善良让舒茂国深有感触,他决定帮助这个孩子和这个家庭。 他没有求助医院里的救助资金,而是用自己的资源和力量为李复渊的手术筹集到了资金。 这种“仁心”,是将心比心,是尽量去感同身受。 朱良付总是问自己, “假如这个病人是自己的直系亲属,这个手术我是做还是不做。” 烧伤科住院医生徐晔,一直努力对病人做到感同身受。 中山大学医学院博士毕业的徐晔,把“救人救国救世 医病医人医心”铭记于心。 他说, “最难的事情就是将心比心吧,你说病人,他的痛苦。 你可能感觉到他的痛苦,再乘以100,可能是他现在的痛苦。” 面对烧伤的病人,他温柔又细心。 给病人换药的两个多小时,他像是哄小孩一样,温柔细语,眼带笑意。 面对一筹莫展的病人家属,他尽量去争取。 一对老人因煤气爆燃严重烧伤,老爷爷全身皮肤的95%烧伤,需要进行多次植皮手术。 上百万的费用让病人家属望而却步,他们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在医院的基金会议上,徐晔极力为老人争取到了2万元的资金援助。 即使2万对病人家属而言只是杯水车薪。 徐晔总想尽全力把病人治好,但往往,医生还没放弃,家属就放弃了。 老爷爷的家人因为费用问题悄无声息地办理了出院。 看着空荡荡的病房,徐晔内心五味杂陈。 即使见惯了生离死别和人心冷暖,徐晔依然选择拼尽全力不留遗憾那条路。 他说,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修行,何况是医生呢?” 03 《中国医生》给影妹最大的感受是真实。 没有煽情,没有歌颂,没有标签,只有一个个真实鲜活的人。 他们有无暇照顾家庭的无奈,有身心俱疲心灰意冷的瞬间。 他们有攻克难关精益求精的信念,有想要救助更多生命的仁心。 在医生这一身份外,他们是父母,是子女,是人父人妻。 在医生这一身份中,他们肩负责任,不辱使命,心里怀揣病人,严格要求自己。 这次疫情中,很多医生的所作所为让全国人泪流满面。 为了国人的安危,已是高龄的钟南山、李兰娟奔赴武汉第一线。 92岁的敖忠芳依然坚守一线,她说, “医学的战士,死在战场上是死得其所。” 86岁的董宗祈坐着轮椅出诊,他说, “你说这一辈子我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病人嘛。” 疫情期间,各个地区的医疗队纷纷抵达武汉,支援前线。 医生们写下请战书,按下红手印,告别家人,成为这个冬天最美的逆行者。 协和医院骨科医生自愿支援,他们在请战书上郑重写下“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各地的女护士纷纷剪掉了自己的长发,只为留出多一点的时间给病人。 22岁的感染科护士每天忙碌,双手终日被滑石粉、消毒液、洗手液浸泡,皮肤受损,不忍直视。 为了节省一套防护服,医护人员连续工作9小时,期间不吃不喝。 因为每天戴口罩穿防护服,很多医护人员的脸被勒出了印子甚至伤痕。 即使如此,依然有伤医事件、医闹事件接连发生。 前有杨文医生遇害,后有陶勇医生被砍。 1月20日,陶勇医生在朝阳医院被患者家属砍伤。 事发三天前,他在微博中引用了特鲁多的名言——“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医生救人,谁来救医生呢? 1月24日,苏醒的陶勇医生说,“如果以后做不了手术了,可以去做科学研究”。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人心酸又钦佩。 这就是医生,这就是中国医生。 其中有多少热血,多少坚守,多少无奈,多少动容。 转自:电影天堂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同类网站推荐
- 上一篇: 豆瓣9.1,央视的“第一次”刷爆了B站
- 下一篇: 豆瓣9.1,这新剧光名字我就想给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