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导航

再低调,它也是10月唯一好莱坞大片

时隔三年。

主演、剧情、预告、档期,一一敲定。

还剩21天,Sir的好奇心已被推至顶点。

理由,一个名字就够。

李安。

《双子杀手》

Gemini Man

李安+威尔·史密斯。

王牌组合,首次合作。

Sir还没看过片,但北美影评人口碑已陆续放出,不乐观。

烂番茄7人评价,5烂2鲜,新鲜度目前只得尴尬的29%。

印证了Sir此前的担心。

大家可以先重温一下预告——

第一印象,旧。

一个自己,遇到另一个自己的故事,不新鲜。

但Sir依然好奇。

因为李安近年的标签,最突出一个字:新。

影评人评价,无论褒贬,几乎都提到——

技术的尝试。

@Wilson Morales:威尔·史密斯又回到了他原来的……和新的自我。尽管剧本缺乏独创性,但他的表演、动作和效果在一部电影中都很扎实,这得益于其技术的大胆努力。

@Fionnuala Halligan:尽管李安在技术上尝试了巨大的东西,但这部电影本身并没有足够的角色来承载它们。

观众期待,也是技术。

豆瓣上“想看”评论被顶得最高的一条:

@椅子上的男人:李安要导科幻片,是不是又有什么新技术要实现…

的确,李安早已把技术,当做表达的桥梁。

但论电影,技术与故事相辅相成这个道理,他不可能不懂。

于是,好奇的问题变成了:

李安为什么选择拍这样一个故事?

唉。

Sir刨根问底的毛病又犯了。

在看到成片前,忍不住要盘一盘。

01

技术即风格

有没发现。

李安在高举技术之旗后,有一个鲜明特点。

题材与手法的割裂。

举例子就懂——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奇幻类型。

但天马行空的特效里,藏满各种深邃的哲思、玄机、隐喻。

当时还比较含蓄,我们只觉得它很“仙”。

到了《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更放飞。

都记得那120帧的噱头,但Sir印象最深刻的是它的“慢”。

战争类型。

但战争画面几乎只能算点缀,镜头里全是留白。

革命性的超清画面里,让士兵闲聊,让范迪塞尔在树下说禅。

或者,干脆只放个大脸。

这一次,愈加极端。

退休特工、动作、枪战、追车、科幻,属于类型片。

史皇已经通过数部作品证明,玩这个,小菜一碟。

很好莱坞,很史密斯。

△ “我是传奇”,片名简直是量身定做的内心独白

但。

很不李安。

他似乎痴迷于黏合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关系:

老牛仔VS老禅师;

好莱坞喷火的直肠子VS东方文艺含蓄的不多说……

如何统一?

还记得《卧虎藏龙》里一句让人寻味的台词吧:

你握紧拳头,手里什么都没有。

你松开十指,却能拥有整个世界。

很明显,《双子杀手》就是要这样做:

不要抓紧史皇,不需要好莱坞血液沸腾,让他接受东方式的推拿,越松弛越好。

不要强调电影的科幻、动作类型,放弃这个念头,就是拍一部李安自己的电影。

李安在采访中也坦诚——

其实是动作悬疑片的类型,因为是克隆人的关系所以搭上了科幻的这个印象,可是我们在写剧本的时候,我跟公司都很快地决定,我们尽量不走科幻的路。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预告片后会失望——

不够炸,不够爆,不够时髦。

但这也正是李安式的“狡黠”。

放掉重金属、重科幻的血。

要做轻,做减法。

02

技术即极限

好莱坞大导们近年的作品,几乎都有技术开拓的加持。

卡梅隆、斯皮尔伯格、诺兰……

跟他们相比,李安这次太闷骚。

《双子杀手》最大噱头——

年轻史皇VS年老史皇。

Sir猜到了,你肯定觉得:这看起来也不咋地啊?!

CG换脸加替身就可以做到的事,还拿出来吹?

要吹。

有必要先了解这是一项什么技术。

Sir不如先举一个例子铺垫。

去年张艺谋的《影》,让人看到国产电影人在“笨功夫”上的努力。

具体到片场:

健硕的邓超先演一遍“境州”,记录下每一个转场和每一个动作细节,要求分毫不差。

几周后,瘦下20公斤的虚弱邓超,再和“境州”演对手戏,同一场戏,复原每个细节,钻进当初预留的套子里,一步一个坑,生生地磨出“双邓超”的同台飙戏。

土办法,反复练,反复拍。

对于参与拍摄的所有人,都是一场“折磨”。

《双子杀手》更难。

两个角色,需要改变的不仅体型。还有年龄,长相,甚至肢体动作;

对手戏,也不仅是同台。而是更加激烈的打斗,飙车,枪战……

“土办法”,演员做不到;用“洋办法”,老的CG和替身又不够真。

怎么办?

铺垫结束,大招现身——

李安:《双子杀手》里,从始至终,只有五十一岁的威尔·史密斯。

那年轻的史皇呢?

Digital Human(数字人物)。

没错,这是一个完完全全的虚拟人物。

△ 数字人物的真实质感

操作难度,充满理工技术男才有的偏执。

Sir简要介绍制作步骤,实际当然不止:

第一步,让史密斯先本色出演老特工,隔空完成对手戏。

第二步,让史密斯出演年轻版,此时进行动作捕捉。

第三步,根据动作捕捉的数据与年轻史密斯脸型的模拟,制作出数字版的年轻史皇,完成合成。

难点,就在第三步。

首先是脸型。

如何还原史密斯的脸?

如何把史密斯这张脸进行数字解剖?

如何在一个五十一岁的中年大叔脸上寻找少年感的基因?

制作团队并没有把目光放到史密斯年轻时的作品,而是回到了他的家中,从8mm的家庭录像带里寻找答案。

因此,我们明显地发现,预告片中的史密斯,比作为电影演员的史密斯,更加青涩,更加纯朴。

△ 本片的junior与《绝地战警》(1996)

但。

这才只是一个开始。

李安在采访中吐槽:

我觉得最难得的地方就是说,科学上来讲,全部都对,有时候看起来就不对。

到底哪里不对?

同样是工业设计大师,在法鲨出演的《史蒂夫·乔布斯》里有这样一场戏。

Lisa问乔布斯,为什么不把电脑设计成完全精确呢?

乔布斯说出了他经典的设计理论:

因为视觉上的错觉

对于人类眼睛来说,完全精确的立方体看上去不像立方体

所以我们让其中两面短个一毫米左右

但。

对于李安,要制造这“一毫米”的误差,成本是天价。

为了科技真实,要确保技术上的绝对精确;但为了视觉真实,却要刻意去存留误差。

听起来很有哲学思辨的意味。

因此,最后完成的时候,史密斯那张脸,李安可以自豪地宣布——

我们比他母亲,甚至他自己都更加熟悉。

△ 注意人物的眼泪质感惊人

困难不止于此,还有光影效果。

在数字人物的脸上,如何打光,如何设计阴影,不仅要贴合实际,还要与已经拍摄的部分相契合。

白天,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如何做到不失真。

夜晚,如何设计光源分布,以最大效果呈现数字人物的质感。

△ 夜景模式下人物的光影效果

这其中还有室内和外景戏的差别,在拟真的情况下,还有导演自己的镜头语言,场景设计……

数据量想想都头皮发麻。

当然,也有取巧。

比如部分发生室外的夜景戏。尽量在白天拍,后期转制,减少工作量。(所以懂摄影的朋友在一些夜景戏很难找到光源)

但就算是如此,紧赶慢赶,几百人没日没夜,还是做了一年多的时间,呈现出的,就是预告片里相对“朴实”的效果。

可以这样说,李安这次要做的——

用技术,掩盖技术。

技术的极限,恰恰就是最终效果的平平无奇。

为此,李安等了20年。

1994年卡梅隆写完《阿凡达》的剧本,等了15年,技术才达到要求,才能在2009年上映。

△ 《阿凡达》的数码特效由维塔工作室制作

卡梅隆的特效团队,是大名鼎鼎的维塔工作室。

在采访中,同样是维塔工作室,李安透露——

因为技术不成熟,《双子杀手》已经搁置了二十年。

这苦苦等待的技术,有什么意义?

答案有点细思极恐了。

它捕捉演员面部的每一根汗毛,骨架,肌肉,神经。

它捕捉演员躯干的肢体动作。

它积累光影表现……

最终建构数字人物。

△ 人物面部细节纤毫可见

意味着,只要你想,你可以画出任何想要的表情。

意味着,只要你想,你可以抛开真实的演员,拍摄任何想要的动作。

甚至,只要你想,有一天,可以用电脑拍电影。

李安做了一次几乎可以称之为推翻传统电影的挑战,效果,却看起来很传统。

当中的讽刺,或许就是他的表达。

03

技术即自我

65岁的李安,还是个大顽童。

不是Sir瞎编,不信你看作品:

《冰风暴》他尊重“出轨”;《理智与情感》他鼓励“背叛”;《断背山》他祝福“边缘”;《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他点化“残忍”。

甚至《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李安在庆典里完成了对“反战”的戏谑——

你们的反战,是多么不堪一击的空虚啊。

比利最终还是回到了战场。

他的轨迹,是平淡无奇里藏着要干翻规则的“顽劣”冲动。

当他拿起技术,就要去讽刺现代文明的花哨、热闹以及装逼。

《双子杀手》,三大突破。

Digital Human(数字人物)、高帧数、3D。

为此,李安一直打着算盘。

超级英雄掀起高潮前,李安尝试在《绿巨人浩克》里自己上场,学习并掌握数字人物的技术模拟。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数字特效制作的老虎理查德·帕克,补全了李安关于数字生物动作捕捉的技术认知。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世界电影史上,首次使用4K、3D、120帧的技术拍摄和放映,李安扛着巨大的压力,完成技术实践。

这野心和胆识,李安偏偏要藏得近乎没有痕迹。

预告中,枪战戏背后,Sir注意到了几个镜头。

不细看,非常平庸。

比如这个——

提示,注意史密斯的身后景象。

再比如,这个——

多看几次,只觉得奇怪。

演员,像怼在镜头面前?

演员身后,过于清晰?

因为景深太大,细节太多。

再比如,这些画面——

列车快速驶过的鱼眼,和骑车惊起一片鸽子的运动。

广角破坏掉构图,景深拿掉质感,一点没有大片的样子。

不是导演在刻意炫技。

而是李安选择这个故事的初衷——

他,李安,这个靠着讲故事的技巧登上华人导演巅峰的人,在65岁的年纪,仍旧想做一件大胆的事情。

放弃传统的电影质感,挑战观众的观影习惯。

许多人说,李安老了。

他真的老了吗?

李安自己的答案,再次显得割裂。

剧本层面,代表了他的沧桑:

到经历了人生很多的体验以后,有了一些沧桑,你回头来解释这个东西,有窝心的地方,也有心疼的地方,我自己也算是少年子弟江湖老了,也做了很多的事情是很多的,所以这样的题材,曾经年轻的男孩去反映一个中年甚至老年人的一个心情,互相的印证一下。对于人生的一个检讨,这是我的经历,我把它掏心破腹的,把它用电影不同的形式。

技术层面,又反映他的冒险:

我觉得未来的电影可能会变,可能会变很多,可能也不是我们目前想象的这样,是不是用镜头我都觉得很难讲……

新的东西有题材出来,我们去拥抱它,去发展它,去开拓它,我说其实我们人的好奇心,新鲜感这是蛮自然的一部分。

不能说艺术就只能一种方法做,电影就只能一种方法做。

无论哪个层面,都是真诚的李安。

现在再去想想Sir开头提到的那个问题——

他为什么选择拍这样一个(老套的)故事?

答案有了。

你依然可以去看熟悉的我,讲似曾相识的故事。

但相信他更想说。

即使假装成体面的大人,内心深处也请保留着不屑与叛逆

对于世界的探索一旦停滞、放弃。

这才是被宣告了衰老的一锤定音。

转自:Sir电影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发表评论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