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一个月,终于等到它。

暑期档最后惊喜。

22年,6部。

没换一次主角,没掉一次链子,部部7分+

这口碑大片果然好看到颤抖

好莱坞历史上最硬的招牌之一,碟中谍系列

续续续续续集,又来了。

内地院线8月31号上映。

这口碑大片果然好看到颤抖

好莱坞影评人看完纷纷点赞,号称目前人类能拍出来的最顶级动作片。

@西多,提前替大家试片。

看完,妥了。

碟中谍系列最佳,必看!

因为这回,阿汤哥更不要命。

我是迫不及待要开始给阿汤哥打call的西多开场分割线

3000套拍摄装置,13架直升飞机,4周空中拍摄,横跨3大洲,经历2个冬季,以及一个骨折的脚踝。

这些记录,属于同一个人,同一部片。

汤姆·克鲁斯主演——

《碟中谍6:全面瓦解》

Mission Impossible 6: Fallout

这口碑大片果然好看到颤抖

《碟中谍6》(后简称《碟6》),堪称该系列纪录终结者

北美首周末票房拿下6150万,破了第二部5780的开画纪录,领跑3周票房冠军。

影评网站,一片叫好——

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7%,系列最佳。

这口碑大片果然好看到颤抖

IMDb评分8.3分,系列最高。

这口碑大片果然好看到颤抖

Metacritic评分达到惊人的86分,它的主页还被加上“必看”标签。

系列口碑最亮。

这口碑大片果然好看到颤抖

Metacritic的打分,算是几个影评网站里最严苛的。

年度最火大片之一,影迷们看得呼天抢地的《复联3》也只有68分。

老实说,这样的口碑光环,让我在观影前还有点小担心。

在北美口碑动不动就“炸裂”的现在,这不会又是一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吧?

但在系列最长的147分钟后,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各位:

《碟6》绝壁是今年“必看”的超级大片

《碟中谍》的故事模式,相信小伙伴们再熟悉不过。

“不可能任务署”(Impossible Missions Force,简称IMF)的王牌特工伊森·亨特(永远不老的阿汤哥饰)又一次接到了一个听起来都玄乎到没边儿、难度高到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口碑大片果然好看到颤抖

于是他和队友们齐心协力、上天入地,终于把任务给完成了。

这口碑大片果然好看到颤抖

你没有看错,就是这么套路。

经过了20多年打磨,主创们其实也早已了解到一个事实:观众们对每一部《碟中谍》的大体故事走向,早已了如指掌、烂熟于胸。

在套路要被观众看腻时,《碟中谍》系列主创干脆破罐破摔。

既然你们都知道主角死不了,那就看我怎么花式虐他。

某种程度上,也为《碟中谍》系列又打出一块招牌,不怕死的阿汤哥

《碟4》中,阿汤哥亲自在位于迪拜、高达828米的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上演了一出惊心动魄的飞檐走壁。

这口碑大片果然好看到颤抖

到了《碟5》,他又徒手扒上了时速近400公里、飞行高度达到1500米的军用运输机。为了拍摄这个片段,他足足在飞机外壳上悬挂了20多分钟。

这口碑大片果然好看到颤抖

能否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创造出足够的紧张感,成了《碟中谍》电影成功与否的关键。

这口碑大片果然好看到颤抖

都到第6部了,还能怎么吊观众胃口?

要知道,前几部的特技已经算登峰造极。

究竟要怎么做,才能拯救已经被“不怕死的阿汤哥”刺激到麻木的观众神经?

甚至,拍得比原来更刺激!?

于是,阿汤哥和导演克里斯托弗·麦奎里,从立项之初就另辟蹊径。

这口碑大片果然好看到颤抖

一般电影,都是先有故事大纲,然后打磨剧本,最后实拍。

而《碟6》却不这么干:

他们死磕特技。

剧本放最后……

把要用的特技,和特技拍摄场地搞定再说。

比如阿汤哥说:

我要在山间峡谷来一场直升机追逐戏。

且不说操作本身的难度,拍摄计划能不能成行,会不会把巨星弄死……

来啊!谁怕谁!

(你不怕,国家还担心巨星死亡的风险呢)

经过一番周折,新西兰最终给剧组亮了绿灯——阿汤哥终于又为自己“赢得”了作死的机会。

这口碑大片果然好看到颤抖

为了亲自完成拍摄,阿汤哥专门进行了长达一年半的直升机驾驶训练。

在追逐戏里,他甚至来了一次“螺旋式飞行”(corkscrew turn)——参与拍摄的直升机专家说:

就算专业的直升机驾驶员,大多数也不敢这么玩。

这口碑大片果然好看到颤抖

在开始驾驶之前,阿汤哥还完成了一次机外自由落体:从在空中飞行的直升机机舱下方,直线掉落到拴在机身下的一块巨石后。

导演麦奎里在采访中说,由于特效过于逼真,一位剧组人员居然在拍摄过程中惊恐地喊:

我想我们失去汤姆了(I think we lost Tom)!

这口碑大片果然好看到颤抖

直升机都飚了,阿汤哥当然不会放过飙车的机会。

《碟6》里,阿汤哥在巴黎凯旋门外,骑摩托不戴头盔,还逆行……

这口碑大片果然好看到颤抖

跟飚直升机比起来,骑摩托车当然好像不算啥。

但实际上,不戴头盔全速飚摩托,堪称玩命:操作略有差池,小命准丢。

然而为了真实感,阿汤哥几乎没有佩戴任何安全设备

这口碑大片果然好看到颤抖

这不叫“用生命拍摄”;这就叫“活腻了”。

对了,说到“活腻了”,还有一项特技最夸张:

HALO跳伞。

这已经不是什么普通特技,而是一项特种部队专用的特殊战术

HALO,是High Altitude Low Open的缩写,俗称“高跳低开”。它要求跳伞员在7000米以上的高空跳出机舱,高速降落后在离地面仅600米时打开降落伞。这一军用战术的目的是避开敌方雷达搜索,并减少跳伞员在空中的滞留时间,以降低被发现的几率。

这口碑大片果然好看到颤抖

这么高端的军用技术,自然也充满了危险性:

跳伞员需要从时速近300公里的飞机中跳出;超过7000米的海拔高度,伴随着缺氧、低压、气温远低于0度等危险因素;接近地面时,降落速度大约是每小时250公里,很可能错过开伞时机……

当然,这些怎么能阻止“一心找死的阿汤哥”。

为了完成它,阿汤哥训练了整一年,其中每天要跳伞5次。

这口碑大片果然好看到颤抖

还有,似乎是嫌这难度还不够大,导演把戏安排在了傍晚……这意味着想要实现理想的光影效果,剧组每天只有不到3分钟的有效拍摄时间——每天只有一次拍摄机会。

于是为了这一段拍摄,阿汤哥一共跳了106次

这口碑大片果然好看到颤抖

自然,他也成了全球第一个完成这项特技的演员

不怕死、活腻了,这么玩的结果当然不只是巨帅。

还有巨疼。

在伦敦一场屋顶追逐戏中,阿汤哥从一栋建筑跳向另一栋,不慎脚踝骨折

这口碑大片果然好看到颤抖

由于外景拍摄时间有限,所以在脚踝骨折后,阿汤哥仍然挣扎着爬起,忍痛完成了拍摄。

简直不是人。

这口碑大片果然好看到颤抖

受伤后,医生给他的建议是:6个月之内,脚踝不许乱动,完全不要承重。否则可能再也无法跑步

然而仅仅6周后,阿汤哥就复工了。他还笑言说:自己在最简单的特技上翻了船。

横的怕敬业的,敬业的怕不要命的……

看得出,在这样的阿汤哥面前,另一名主演西蒙·佩吉“很有压力”:

“每天跟他道别后,都不知道第二天是否能和活着的他再见一面。

这口碑大片果然好看到颤抖

看不下去,赶紧跑

在阿汤哥带领下,《碟6》剧组所有成员,绝对堪称敬业典范。

“大超”亨利·卡维尔受到阿汤哥感染,也开始“犯混”地要求剧组:

只要他的失误不危及其他人的生命安全,那他就不使用替身、亲身上阵。

这口碑大片果然好看到颤抖

西蒙·佩吉也被阿汤哥感化,出道25年来,首次练出了八块腹肌(虽然他的戏份完全不需要他这么做……)

这口碑大片果然好看到颤抖

而作为电影第一女主,丽贝卡·弗格森甚至带着身孕进组,大部分动作戏都自己完成,完全不care是不是怀孕7个月

(孩子,你妈是个狠角儿……)

这口碑大片果然好看到颤抖

从“敬业”到“玩命”,阿汤哥带着这么一群偏执、疯狂的伙伴,做出来的动作片,能不极致才怪。

“碟中谍”系列故事,都在编造“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它们的拍摄,更是实打实地在突破“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阿汤哥——说到这里想流泪——和伊森·亨特一般,每一次都义无反顾地接下任务,并总能在最后潇洒地留下一句:

“任务完成”(Mission Accomplished)。

只有一个《碟中谍》。

只有一个汤姆·克鲁斯。

他的职业生涯堪称越来越难。

当年出道时,他靠脸混,靠“电眼”混。

如今56岁高龄,他却还在挑战各种不可能。

这口碑大片果然好看到颤抖

的确令人敬佩!

转自:Sir电影

标签: none

暂无人评论

添加新评论

注册 登录

最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