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过这些「小戏骨」吧 |
---|
电影介绍网 • 网站分享 • loading次浏览 • 发布 2020-08-08 • 更新 2020-07-19 |
13年前,一部宝藏神剧《武林外传》横空出世。 一播出,笑服大片观众。 其中鸡汤味的金句、接地气的表情包、无厘头的笑梗、放在如今依旧是快乐源泉。 有人说,它专属于90后的童年记忆。 13年后,“童年记忆”重现,只不过小了几个码。 《天真派:武林外传》 是的,又双叒是翻拍剧。 虽然是旧饭新炒,但这剧明显想要玩出新意。 看这海报,一水水的娃娃军,明显走的是儿童剧的路子。 而这部剧的导演也是造儿童剧的好手——潘礼平。 他名下有部大热的《小戏骨:白蛇传》。 其中有惊艳演技的小演员们更是收获了一票老阿姨的芳心。 近几年,由潘礼平带队的“小戏骨”团队,也算得上是后起之秀。 谈起翻拍成功的案例,“小戏骨”值得拥有一份姓名。 自《小戏骨:白蛇传》爆红之后,《小戏骨:刘三姐》、《小戏骨: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更是部部高挂豆瓣,口碑一路爆棚。 小戏骨似乎成了收获口碑与收视的灵药。 但这部同样有小戏骨加持的《天真派:武林外传》却跌出高分榜,口碑两极化分明。 捧小戏骨上天的不在少数,一星告辞的也大有人在! 同时,天真派自开播至结束,播放量与讨论度低迷,几乎没什么水花。 难道小戏骨真的失灵了? 那么,今天铺子就来和大家聊聊这部失灵的小戏骨版《武林外传》。 故事一开局,观众集体陷入回忆。 电脑桌面开场。 榆木桌、柜台、墙面、地板神还原。 同福客栈还是那个同福客栈。 还有,主角们一口上脑的灵魂方言,简直让铺子分不清新旧版。 即使是这样走心的完美复刻,却依旧挡不住观众对于原版的想念。 这怀念原版出了声音的弹幕,就是观众对于新版的失落。 难道是选角选错了? 还真不是。 纵观小戏骨团队以往的作品,选角一向很稳。 饰演佟湘玉的郭飞歌,曾是《小戏骨: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中的王熙凤。 小王熙凤,举手投足间都体现着她一万个心眼。 一股精明劲儿,全在表情和戏里。 而《天真派:武林外传》中的她,市井气满身,像极了原版中走出来了佟湘玉。 曾经饰演元春的陈舒宜在新剧中化身郭芙蓉。 动作、台词、肢体语言到位,还原度也很高。 还有与陈楚河撞脸的白展堂(陈禹同 饰)。 外型同样很弱鸡的方东海扮演的吕秀才。 佟湘玉的世俗气、白展堂的帅气、郭芙蓉的英气、秀才的书生气、大嘴的傻气都还在, 乍一看,角色的衣服没穿错,观众不会因为演员与角色之间的错位而跳戏。 那么,选角的关基本上是过了。 选角是没有错,那问题会不会出在“演技”上。 别担心,小戏骨们的演技依旧炸裂,演什么还是像什么。 在小戏骨版本的红楼梦中,林黛玉这段梨花带雨的哭戏,一下子就还原了原著中“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还有,宝黛初相见,双玉对视时的微妙眼神。 村里人刘姥姥,进大观园之后,看什么都惊奇,眼睛里一直冒光。 这样微妙的人物情绪,小戏骨们拿捏的是相当到位。 虽然是小孩做戏,但这一颦一蹙一个小眼神,演技似乎也经得起推敲。 那到了《天真派:武林外传》,小戏骨们就不像了么? 其中模仿天赋惊人的郭飞歌将佟湘玉一店之主的精明与威严演的有板有眼。 小白展堂的音色与沙溢神同步,动作麻利,小表情鸡贼,学的有三分像。 仅有7岁的吕秀才除了文化人的优越感不够,碎嘴、反差萌、原版的精髓倒是抓到了一点。 最后像是像了,但败也败在了像上。 对于《天真派:武林外传》,观众一上来接收到的信息就是“像”。 无论是动作、台词、旁白,削尖了脑袋搞模仿,人形是有了,但内核还是空的。 《天真派:武林外传》似乎忘记了《武林外传》是个实打实的喜剧。 而喜剧也不是所有演员都能驾驭的。 就像影帝刘烨曾在《演员的诞生》中,因尬演《武林外传》引来观众对其演技的质疑。 真正的喜剧人必要见功力。 其实,《武林外传》中的演员个个都是天生的喜剧人。 他们大笑、扮丑、疯癫,不用讲台词也能逗笑观众。 而这种解放天性的人物演绎方式,即便是有搞笑的外衣包裹,也并不耽误他们解锁人物最深层次的内涵。 贪财抠门的佟掌柜在危机面前,为了七侠镇的百姓,选择将剑架在自己的脖子上。 如此大义凛然,三观又正又刚的做法,立刻让佟掌柜的形象丰满了起来。 堂堂盗圣白展堂,功夫了得,名头响亮,但每当关键时刻,却胆小如鼠。 这种明明可以站的很高,但每次关键时刻却故意要下来的做法,其实是源于角色对江湖的厌倦,以及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还有那个其貌不扬、痴心不改的李大嘴,即使感情受挫,他张口开口还是“惠兰惠兰惠兰”,语气又贱又憨。 一瞬间,这个小人物的乐观情绪就很饱和。 反看《天真派:武林外传》,小戏骨们说大人话,没有生活化的演绎方式做陪衬,结果就会很违和。 犹如一张白纸的小戏骨,对于人物角色的呈现多是一种天性的表现。 孩子们缺少生活的历练与人生阅历的沉淀,演不好这生活化的喜剧也是正常。 可《天真派:武林外传》真的就一点不好看么? 肯定不是。 编剧虽弱化掉了原作中的感情戏,但也加入了不少时下最流行的新鲜内容。 比如在线直播。 网剧最爱的五毛钱特效。 而具体化情节的展现也能称得上特色。 比如,左家庄的赵姑娘; 十八里铺的薛神医; 西凉河的葛三叔。 铺子不仔细看,还真以为是原版中的情节。 不完全照搬照抄,灵活运用原有叙事情节进行原汁原味的编排。 既能填补观众天马行空的想象,也能使好感度倍增。 还有,这上脑的灵魂方言。 郭飞歌台词一出,铺子只能想到佟湘玉,想不到郭飞歌。 但谁又能想到这地道又标准的陕西汉中话是出自一个山东女娃之口。 努力如郭飞歌,为了更好的接近原作人物,拍戏间隙她照着原作视频模仿,跟着方言老师反复练习发音。 生活中,她用陕西话交流。 隔着屏幕铺子都能感受到小演员的努力。 相比于被粉丝宠坏,轧戏、抠图成瘾、烂剧制造机、动辄千万片酬的流量明星们,小演员们诚意十足的“小戏骨剧”当然更胜一筹。 如此诚意之作,为何却延续不了《小戏骨:白蛇传》、《小戏骨: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的现象级之路。 究其原因,这一半的锅应该甩给“急功近利”的潘礼平与其团队。 在《小戏骨:白蛇传》、《小戏骨: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等儿童剧意外走红于成人视野后,萌言萌语的小孩演大人戏似乎也可以满足猎奇感十足的观众的需求。 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他们将“小戏骨戏”推向市场。 随后《小戏骨:放开那三国》、《小戏骨:水浒传》、《小戏骨:西游记之红孩儿》等小戏骨系列剧出炉; 但结果却都差强人意,再难复制前作的惊艳。 当观众吃腻“小戏骨”这道菜时,专于复刻、缺乏创新的小戏骨团队还能剩下什么? 还有,这种靠着小戏骨的可爱与超出预期的演技赚钱的商业行为还要持续多久,铺子无从知晓。 但像“小戏骨”这种催熟的产物,更像是一步险棋。 这些剧中一度惊艳观众的“小戏骨”小演员们被市场化之后,曾经最拿手的模仿式演技,会不会成为日后禁锢他们演艺戏路的枷锁? 娱乐市场中名利的光圈时常让人眩晕,即便是再有灵气的“小戏骨”,长久浸身于名利场,也难免会“失灵”。 转自:电影铺子 |
同类网站推荐
- 上一篇: 不!你并不了解他!
- 下一篇: 比起刷屏的“猫爪杯”,这部神作更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