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刷完全集,这高分国产片才配叫“中国爆款”中国手作 |
---|
电影介绍网 • 网站分享 • loading次浏览 • 发布 2020-08-22 • 更新 2020-07-19 |
目录前段时间给大家推荐了央视的纪录片《手术两百年》。 它以“眺望”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医学的进步,以及未来的美好。 今天给大家推荐这部高分良心片,同样来自央视。 但是,它却以“回看”的视角,带我们感受老祖宗们的智慧和匠心—— 中国手作导演: 池建新 / 张一泓 / 袁静 / 卜亚琳 / 刘姣辰 主演: 方亮 / 王震华 / 褚定江 / 李学民 / 何晓道 首播: 2018-09-10 单集片长: 25分钟 这是国内首部将目光聚焦在“木作界”的纪录片。 《中国手作》的第一季《木作》,豆瓣评分8.9。 在一群90后导演的带领下,用5集,100多分钟的篇幅,让我们领略木作之美和国人与木头之间的特殊情感。 谈到木作,首先不可忽略的就是“榫卯”结构。 突出的部分是榫,凹陷的部分是卯。 人类历史上发现的第一个榫卯部件,距今已有7000年的历史。 凹凸相契合,这一看似“平平无奇”的结构,却一步一步构建出了东方世界的整个木头文明。 它能灵活多变、“天衣无缝”到什么地步呢? 最典型的展现莫过于江南门窗装饰上的“一根藤”花纹。 “一根藤”,顾名思义,看起来像是由一根连绵不断的树藤缠绕出的图案,而实际上,是由上百根木头,靠几十种不同角度、不同样式的榫卯结构拼凑而成。 各式各样包涵美满祝愿的图案,首先由木作师傅绘制成图纸。 实际操作过程中每一小块木段的尺寸、角度,和图纸之间只允许有一根线的偏差,不然整幅图都会作废。 一个看似简单的挂屏,要经过29道工序,由经验老道的师傅制作30天才能制作完成。 连接两个事物,不需要绳子、钉子、胶水这些外物,我们的祖先选择在木材本身上做文章。 聪明的木匠用变化多端的榫卯结构,将“一根藤”连绵的秘密掩藏得滴水不漏。 也只有这凝聚着情趣和智慧的匠心手作,才是寄托一代又一代的家族和合美满寓意的最好载体。 不止门窗家具,榫卯之间的扣合相连还能搭建房屋庙宇、亭台楼阁。 湖北土家族吊脚楼的建构,不需要一张图纸,房子的大小、布局,全凭掌墨师的经验,在心中勾画。 土家族人往往依山而居,山势崎岖让筑屋困难重重,所以土家族人便因地制宜,用木头吊起了房屋,形成了吊脚楼。 这样的屋子,除主屋外,其余的房间大多悬空,既能通风采光,又能防蛇虫野兽,楼板之下还能堆放物品,喂养牲畜,最大程度发挥了房屋的用处。 从一根根木头,到土家人坚固的房屋,榫卯结构使二者之间产生了联系。 而人的存在,使一间大屋子一间间分割成小屋,最终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民居文化。 “千金只为买乡邻”,不同姓氏的人们也可以像一家人一样共同生活在一起。 闲暇时找一处通风向阳的地方打鞋底,洗衣服,站在吊脚楼上眺望四方景致,一日三餐和亲朋好友们一起分享。 这不就是现实版向往的生活么? 从门窗到房屋,要铸造结构精巧的木作,离不开心思灵巧、严谨认真的匠人。 来自上海的60岁匠人王震华,用全木榫卯,建造了一个天坛祈年殿原比例缩小81倍的微缩模型。 这座微缩模型还原到什么地步呢? 每扇门用手指轻轻一推就能打开,三层重檐逐层收缩,向上呈伞状,和人们瞻仰祈年殿时一模一样。 制作难度又大到什么地步呢? 10万道工序,历时五年,7000多个燕尾榫,最小榫卯仅1.5毫米,所有零件还不编号,可互换拼装。 如何做小,如何不用胶水把零件锁住,没有先例,都需要自己去理解,去灵活运用榫卯结构。 为了专心微缩营造,王震华特意在上海乡间租了一间房屋,与世隔绝般的潜心钻研。 祈年殿微缩模型挑战成功后,他又决心用全木榫卯结构挑战石头搭建的力学经典建筑赵州桥。 成就这座桥的灵魂是铁榫和石砖卯,王震华却要把这种石铁勾连转变为纯木作,还要原比例缩小50倍。 木头比石材轻,如果完全按照原结构来做,桥面会像蛇一样弯曲扭动。 为了克服这个难题,王震华想出用全锁定鲁班锁来固定桥面,却因为少开了一个卯榫,好不容易拼成的桥型,要全部销毁,重头再来。 怎么办呢?只能出去散散步,找找新思路。 看到乡间小路上的向日葵,王震华说自己和它一样孤独。 因为做这件事是没有人可以商量的,只能靠自己思索,自己操作。 也许你要说:这不是自找麻烦么? 本来就是铁石原材料,改为全木结构,又有什么意义? 或许意义就是这种做到极致、死磕到底的精神。 中国的榫卯结构蕴含不把路堵死,不把事做绝的人生哲学。 但偏偏要实现这一结构,却需要匠人们精确到一丝一毫的极致,需要十年如一日的孤苦决心。 王震华叫自己“木痴王”。 他半开玩笑地说自己乡间工作室的飘带指示着他每天干活的方向。 其实飘带能指向什么方向。 “木痴王”心里很清楚,方向只是自己心中对木作近乎痴狂的热爱和看似不切实际的梦想。 也只有这样的匠人精神,才能制作出从古至今的卯榫千百种,广厦千万间。 自然赐予了我们木头,而我们用智慧和双手将木头打磨成木作。 人对木的选择和使用,人与木的相处和相互熏陶,一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此生成。 制造沙窝木碗的古老车木手艺和套旋技术让世界震惊,原来碗还可以这么做,这么节省材料。 江南民间婚嫁的十里红妆,除了一顶花轿,还囊括了衣、食、住、行、婚、丧、绫、罗、农、工,各个方面的生活家当。 这些木头无一例外,都被染成了红色。 民间乡土就地取材的木头,虽不及皇宫里青铜礼器般金贵,木作的制作技艺与实际功能也并无特别,却包涵了父母对女儿美满一生的祝愿。 朱砂铺红,黄金装饰,清代晚期富裕家庭的小姐床,比欧洲王室的公主床也不逊色。 这就是文明的高度。 江西乐平的戏台,是每个村子的标志性存在,村中最好的地段,往往都给了戏台。 戏文中唱着仁义礼智忠孝信,戏台的建造也是大方庄严,金碧辉煌。 这是因为,戏台在古代承载着高台教化的功能,也是当地人的精神纽带。 修建戏台所用的所有材料中,有一根最神奇也是最神圣的木头——度篙。 一座戏台所需的大大小小所有数据,全部都记录在度篙上。 每次建完之后,用刨子把数据全部刨掉。 下次再建,再标新的数据。 一个老主墨师傅用了十几年的度篙,只剩当初的一半粗细。 上面的每一个数据,都代表着戏台的大梁、藻井、翘角。 很难想象,这根木头就是一座富丽宏伟的戏台最初的模样。 一座又一座的戏台建成,度篙一年又一年地变细,“而文化,就这样变厚了。” 如果说前面几集都聚焦在对传统木作的传承和坚守上,最后一集则让我们看到了古木的“新生”。 现实生活中,木头已不像从前那样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 但还有像郑爸爸这样的人,用创意和结构的力量,让木头展现更多的可能性。 全木制的纸巾盒、灯罩、机关盒、微缩家具……美观实用,又有收藏价值,让更多人看到了木作的魅力。 他和女儿茉莉共同制作的微纪录片《爸爸的木匠小屋》,在网络上吸引了一大批木工爱好者。 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学生张鑫,用网络直播和微博的平台,向年轻的观众介绍专业木工知识和实用木工操作。 因为他出身木工家庭,自小就见过父亲和叔叔们因为操作失误遭受大大小小的伤痛。 郑爸爸和张鑫,都是这个时代的木头探索者,不论是他们,还是这部纪录片中出现的任何一个匠人。 正是因为从古至今都有这样一群人的存在,木头的文明才得以延续。 木离开了人就只能是木,木和人一起,才有了木作。 人赋予木生命,木塑造了我们的文化和精神。 中国人与木头之间的情感,大概也源自于此吧。 转自:豆瓣电影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同类网站推荐
- 上一篇: 漫威瓶盖挑战
- 下一篇: 时隔25年,这部风靡全球的动画神作杀回来了!狮子王The Lion King